第33部分 (第3/5页)

今皇帝的堂弟,少年英才,着实了得,十岁之时就中探花。当年讨论皇位的时候这位北海郡王的支持颇多,只是后来考虑当时他仅十多岁,年纪尚小,遂作罢。北海郡王长大之后无心从政,专爱结交江湖人士,不少亦正亦邪的江湖人士都与他交情颇深;北海郡王其为人慷慨大方,朝廷之中受过其恩惠的官员也不计其数,真可谓相交满天下,这样一个人怎么会突然来干涉小涵的案子呢?”

上官澜听完有点呆,突然有一种不好的念头闪过大脑。

十多年前周文俊受人赏识直接从县令举荐为户部侍郎,有能力举荐周文俊直接升任户部侍郎的人整个大唐屈指可数,北海郡王正好符合这个条件;如果兵器库的消失代表着在做造反的准备,那么就算要造反你也得有那个实力才行啊,并不是普普通通的阿猫阿狗也有资格造反的,而这个北海郡王刚好有资格,再说了当年他还有机会继承皇位,那么对于皇位旁落他人,心有不忿也很正常。

既然北海郡王还和江湖人士关系密切,那么认识周新也不足为奇,再搞到点‘逍遥泪’也好解释。

现在他又出乎寻常的干涉朝政,不允许释放上官涵,似乎所有的现象都符合幕后黑手的特征,要能力有能力,要地位有地位,要人脉有人脉。兵器的问题有那么大的一个失踪武器库支撑,钱积聚了那么多富豪的财产,那么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个东风是什么呢?如果万事俱备,那么只差将造反的军队调集到长安,只是调集军队好像不是那么容易,毕竟数万人的军队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开拔到长安附近,怎么也得找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来完成部队的调集,理由到底要怎么找呢?

上官澜在心中默默的念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东风也有了要做什么呢?”

又一个念头一闪将上官澜吓出一身冷汗,如果东风都找到了当然是要动手了,现代的电影电视上起义前不都流行祭旗吗?

如果他们真要祭旗就不用想了,十有**那个扮演祭品的角色肯定是为上官涵准备的。一定要赶在他们借到东风之前将上官涵救出来,不然就……

想到这里上官澜再也坐不住了,拉起程轻城慌慌张张就往外跑,边跑边说:“快跟我去包府调查包德柱死亡现场,一定要解开那个密室之谜,如果晚了就来不及了,老哥危险!”

第二十七章 密室现场

上官澜和程轻城商议之下还是决定回到大理寺,打算先找上官涵了解当天的具体经过,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些线索。;

上官澜现在十分懊恼,既然已经现包德柱有问题了,竟然还是着了他的道,看来她还是太过自信,以为凭借着现代人的知识体系可以不将古代人放在眼里,忽略他们的智商。

付出的代价就是竟然中了个那么明显的圈套,还把老哥赔进去了。

来到大理寺,上官澜直接找到大理寺卿,不想大理寺卿扭扭捏捏半天,绕来绕去竟然不让见。

说什么上面说了,现在上官涵任谁也不准见,不准审。这是什么意思?算怎么一回事?

万般无奈的他们只好去到包府,想仔细勘察一下案现场。不想走到包府门前竟然看到有大队的禁卫军将包府团团围住,严禁闲杂人等进入。看上去围住包府的禁卫军仿佛还是等级最高的那种,普通士兵至少都是五品之上。简单说来和清朝的黄马褂差不多,皇上御赐办案金牌在他们这根本行不通嘛。

上官澜站在人群里怒冲冠,这不是绝她后路吗?什么都不让看这个案子还怎么破?老哥不是要束手待毙了?

就算给上官澜天大的胆子,要她和禁卫军动手她也肯定是不敢,可是这个院子她今天一定是要进去的,现场也是要勘察的,只是一时想不到一个合理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