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第1/2页)
雲時寫完修復計劃書,提交了所需的工具單,抬起頭休息了一下,順便看了眼其他幾人的操作。
最左側的蔣越擅長的是瓷器修復,他選擇的是一隻八棱長頸秘色瓷瓶。
越窯秘色瓷,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瓷王」,所謂「秘色」,來源於晚唐詩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秘色瓷常以青綠色做釉面,釉面晶瑩剔透,如冰似玉無中生水,製作工藝乃是絕密,專供皇家使用。
蔣越手裡的這隻秘色瓷碎裂成了多塊,表面有結晶鹽和驚紋,釉面出現劃痕和剝落,看起來損傷比較嚴重,但好在碎瓷不會很小塊。
雲時看了看蔣越的工具台,心裡有了數,看來蔣越是打算用他當初勝過蔣向文的手法來打敗他了,工具台上的鋦釘和金剛鑽分明是為了鋦瓷準備的。
蔣越身邊是馮玉山,據說馮玉山最擅長金銀器類修復,他手上的應該是一個金冠。
雖然這個金冠已經被鏽蝕遮掩了光澤,形狀也被擠壓成了一個金餅。
但云時還是依稀看出了那應該是古華夏唯一一個出土的「胡冠」‐‐鷹頂金冠。
再過來就是擅長青銅器修復的羅素威爾了,雲時一眼就看出那是長信宮燈,只是此時的長信宮燈已經和當初妥善安置在博物館內的截然不同。鏽蝕和變形是基本,雖然勉強保持了立體的造型,可以看出那是一尊持燈宮女像。
但那宮女持燈的手卻缺失了一塊,圓形的宮燈被壓癟,歪斜著垂到了一邊。
四人的修復各有各的難處,讓台下的文物修復師們不由得感嘆,八個小時內要完成這樣的修復,難怪人家可以成為大師級人物。
打量了一圈,雲時的工具也上齊了,他活動了一下脖子和手腕,提高了活動的靈活度和靈敏度,然後俯下身,準備取出漆盒中的帛書。
帛書在被放入盒中後沒有得到妥善的保存,各種晃動翻轉讓盒子裡的帛書最後團成了團,受潮後長起了霉斑,還和盒壁黏在了一起。
雲時拿過一個極薄的竹啟子插入盒子裡,稍稍用力晃動使帛書與盒壁分離鬆散開,然後用脫脂棉將盒子空隙填滿,在盒子上蓋下紙和平木板後反扣過來,成團的帛書就被完好地從盒子中取了出來,剩餘極少部分黏在盒底的帛書則用水浸泡,等待它自然浮起。
在取出帛書後,就要將成團的帛書分離,由於帛書黏連緊密,且質地極為脆弱,不能直接上手揭,只能放入裝有蒸餾水的容器中浸泡,使其自然鬆動再慢慢揭開。
除了雲時以外,其他三位的文物類型都比較硬,金銀器和青銅器修復時需要敲擊按壓進行整形。
而蔣越的鋦瓷則要釘釘子,於是,在周圍時不時傳來的叮叮咣咣的聲音中,雲時的動作顯得格外輕柔緩慢。
好在雲時一進入修復狀態就格外專注,周圍的聲音並不會對他造成干擾,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依然可以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的工作,將帛書一片片分離。
在浸泡的過程中,蒸餾水也帶走了一小部分的髒污,隱約可以看見一些帛書上的字跡。
&ldo;日、星、逆、贏……&rdo;雲時努力辨認著上面的字跡,靈光一閃,記憶讓他補全了看不清的句子,&ldo;日月星辰,亂逆其行。贏絀逆亂,卉木亡常……這是楚帛書!&rdo;
作者有話說:
楚帛書的修復手法參考《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帛書的修復與保護》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0章
投票
並不完美的修復
&ldo;楚帛書?&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