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人心浮动 (第1/2页)

随着黄瑞和柳泉下放乡镇,距离县城又比较远,谢成云在县城吃饭的次数剧减。 他在县城认识的人不少,但能随时一起喝酒聊天的并不多,除了几位老同学,就是县里的一些领导干部,如王清华、沈国文等。 清华主任、沈县长等都是县领导,除了他们自身的应酬外,毕竟是领导,谢成云也不好经常邀请他们喝酒。 至于其他行局领导,认识的多,关系亲近的少。他能随时一起喝酒的,主要还是集中在久盛镇和金五开发区,比如王怀山、杨建平、姚文良等。 开发区管委会副书记王峰作为曾经的老领导,工作上虽然配合良好,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谢成云总感觉两人始终有一层隔阂。 廖云鹏与他年纪相近,又是下属,对他尊重有余,在他面前却不能放开,也不是可以经常喝酒聊天的对象。 倒是久盛镇派出所的所长朱鹰,以及现在的开发区派出所所长鲁健,还与他时有小聚。 因此,能一起喝酒的,关系要比较亲近,地位等级差距不能太大,这样大家才能比较放得开、自然。 临近下班的时候,清华主任给谢成云打来电话,“成云,还在政府大楼吗?” “主任,在呢,正准备下楼。”谢成云刚刚从纪委书记余则成那里出来,寻思着回家算了。 “晚上没有安排吧……?那好,你等下,我们几个小聚一下,正好聊聊。” 说起来,清华主任虽然是谢成云的老领导,但他们的关系却很亲近,也许和其是他的“伯乐”有关吧。 晚上几人找了一家熟悉的火锅店,开了一个包厢。 谢成云与清华主任一起,随后常务副县长毛楚强、常委副县长沈国文也相继抵达。 刚开始的时候,谢成云发现,大家似乎心事重重,情绪并不高,气氛有点沉闷。但三人都是领导,他也不好直接询问。 直到酒过三巡,气氛才开始热烈起来。 “成云,大家都在传,说书记可能会在春节前调走,你和书记关系亲近,今天在书记那,听到书记说过没有?”沈国文性格更直爽,和谢成云碰了一杯,就直接问了出来。 清华主任和毛县长也停下吃喝,注视着谢成云。 在座几人都是杜平书记的亲信下属,杜书记的动静将对他们产生深刻影响。 这几年,在杜书记的带领下,几人的日子都很舒心,除了毛县长只是从常委副县长小进一步到常务,其余几人可谓是进步飞快。 王清华原来只是镇长,杜平担任县长之后,就到方坝镇担任了书记,后来进入县委办,先是担任主任,随后又进入了常委会。 同样,沈国文原来是国土局局长,之后担任副县长,现在也是常委副县长。 当然,进步最大的非谢成云莫属。 2003年大学毕业,到现在2006年底,短短三年半,从一个小小的科员,先是担任了县长秘书、书记秘书,随后下放到久盛镇担任副书记、代理镇长,又镇长、书记,现在更是兼任如日中天的金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可谓位低权重。尤其是其年龄才27岁,再进一步就是正处级干部,未来只要行稳致远,前途一片光明。 他们几人就不同了,最年轻的王清华,也快四十了,毛楚强和沈国文都是四十出头,说起来这个年纪,在体制内已经是正处级干部,毛县长更是副厅,未来的成长空间也不小。 但到了他们这一步,再要前进一步,除了自身的能力,也需要上面有人才行。 所以,现在传言杜平书记要调走,对他们三人的影响,可谓不大。 其实谢成云同样面临着这个困境,或者说影响更大。他作为书记的前秘书,基本上就是靠杜平书记成长起来的,要是书记调走,新来的县委书记是不是待见他,可就难说了。 这也是下午的时候,杜平书记提了一句谢成云有何打算。 酒杯在手上轻微旋转了一下,沉吟了一小会儿,谢成云这才微微一笑,“三位领导,我看你们都是魂不守舍的,其实大可不必。其实我比三位领导知道的消息更为有限,前几天虽然在传言说书记要调走,还提到了我呢,呵呵,我这个当事人一点消息竟然都不知道。” 三人听到此言,相继收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