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畅谈 (第1/2页)
“市长,感谢您今晚上能赏光驾临!”斗羊羊肉馆,一个小包间内,四人正坐在一张方桌上觥筹交错。 市人大副主任吴明策现年五十八岁,临近退休的门槛了。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此时正举起酒杯向谢成云敬酒。 “吴主任您客气了,您可是我们青竹市的常青树,有您老坐镇,我们青竹市的老百姓都放心多了。”谢成云连忙端起酒杯,与对方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这位吴明策副主任,是青竹市本地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青竹市政坛,其到人大任职之前,曾经担任过市政府副市长,确实当得起一句青竹市“政坛常青树”。 “市长才28岁,真是年轻有为呀,我都已经老朽了,我们青竹市正需要您这样的年轻领导干部来掌舵领航,才能带领我们市再次腾飞呀。”吴主任感慨道,“这几年我们青竹市已经停滞不前,与现在的掌舵者大有关系。” 吴主任这话明显是对现在的周书记不满,谢成云可不大好开腔,就是作陪的孙书记和林勇也不好吱声。 看到桌子上短暂沉寂,吴主任当即就有点不高兴,可能是趁着酒兴,发泄着不满,“市长初来乍到,对我们青竹市还不了解,情有可原。贻良、小林,你们可都是我们青竹人,一辈子都在这里打转,是不是担心周书记听到不敢发言了?” 孙贻良书记此时面露苦笑,就是林勇也是一副尴尬的表情。 吴主任是老资格的市领导,他可以评价周书记,至于孙书记和林勇,可不好轻易发言,情有可原。 “老领导,慎言慎言,小心隔墙有耳。”孙书记轻声叮嘱了一句。 “哼,你们怕他,我难道会怕他?”吴主任性格似乎有点火爆,根本就不理会孙书记的劝阻,“周森刚担任书记的那会还不错,确实想干一番事业。可是后来被那帮子商人和手下围猎,自以为是对青竹发展有大功之人,开始变得独断专行、听不得一点不同的意见。” “之前的两任市长不就是被他逼走的?林启波更是被他搞到牢里去了。这些你们不都心知肚明?” “成云市长,您这次能调到我们青竹来,估计是省里已经发现了我们市里的乱象,希望您的到来能拨乱反正。成云市长,您在渝州的那些所作所为,我老头子也多少有所耳闻,这才是一个党员干部该做之事。” “可是您看看,‘党员承诺制’多好啊,可是在我们青竹搞成了啥子样子?连流于形式都已经没有了。” 谢成云默然。 关于“党员承诺制”在青竹市的实施情况,谢成云在乡镇调研的时候也发现了,更是听到一些老百姓的抱怨。可以说,在青竹市,尤其是乡镇,除了最初zzb发文通知各地施行的时候动了一下,后面几乎只是呈现在纸面上。 即使是武阳市派人下来检查,也是敷衍了事,将调查组搞定就行。 只是他初来乍到,又不是分管党建的副书记,更不是市委书记,根本不好置喙。 要知道,大家都知道这个“党员承诺制”是他谢成云搞出来的,他要是一来就对此提出质疑,估计会引发周书记的极大不满。 并且从现在所了解到的青竹市现状,他现在也不适合在此时提出质疑。 “吴主任,您老提出的这些我也有所耳闻。您先平静下来,我们先吃点东西再说。”谢成云劝了一下吴主任,让对方平静下来。 “来来来,吴主任、孙书记、林主任,我们大家一起喝一个!” 大家喝了一个之后,吴主任被此一岔,情绪平复下来。 “市长,在来青竹之前,您是不是已经听说过一些我们青竹的情况,所以您一来就先到各乡镇调研,然后提出‘老旧危房改造项目’,就是希冀以这个作为打开局面的切入口吧。”孙书记与吴主任碰了一杯,这才对谢成云说道。 “这个倒是很适合的一个切入口,可以避免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从而打开市里现在的局面。” 谢成云恨不得为孙书记点个赞:估计他们都是这样脑补的! 说实话,搞这个项目,他的初心真的没有这么复杂,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尽量降低几个月之后即将降临的大地震带来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