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众志成城 (第1/2页)
华夏的国家机器轰隆隆的高速运转,那可不是儿戏。 来自蓉城、渝州等周边的军队在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就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立即开拔奔赴震中——玉书省坝州蔺川县秀映镇与窝口镇交界处。 时间就是生命。 5月份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尤其是这次大地震的重灾区大部分位于丛林密集的高海拔山区,不但地势陡峭难行,更是滋生了很多蛇虫蚂蚁等,对人体的伤害极大。 还有不少的河流溪谷,受到大地震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的山体滑坡,改变了地形地貌,电线杆断裂,电力中断,道路被堵或断裂等等。 这一切都对救援的开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即使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是训练有素的“超人”,但毕竟是肉体凡胎,他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阻拦,但都不能阻止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决心。 因为大地震造成的临时通讯中断,灾区的基层政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与上级政府失去联系,不少灾民只能自行开展自救。 即使有省政府的多次会议号召,杜省长也到过几个地方检查应急物资准备情况,真正像青竹市这种受到专业培训、物资准备丰富的地区,在玉书省内也是独一家。 当信号恢复之后,得知这次大地震的激烈程度,以及初步推测可能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也陆续启动。 有搞工程的包工头,当即就停下施工,将自己仅有的三台挖掘机组织起来,自行租赁大卡车开赴灾区,参与救援。 有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成为志愿者,积极协助参与政府的各项救援行动,如自愿献血、捐款捐物等等。 一些大大小小的企业,不管是国企央企,还是民营企业,纷纷慷慨解囊,向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捐钱捐物,如企鹅、花瓣等,第一笔捐赠就达到了五千万元。 “共赴国难”、“有国才有家”等众志成城的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一段时间,电视上、网络上发布的都是关于灾区、抗震救灾的新闻,不少民众为困在灾区里面失去联系的灾民揪心不已,还有不少网民自发在网上组织起来,为灾民祈祷,希望他们能挺过来,最终得到救援。 华夏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在这次大灾大难面前得到了充分展现。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一些不好的消息传出。 就在13日,包括蔺川县、青竹市等在内的重灾区境内,下起了强降雨,这对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险。 媒体上就报道,有参与救援的直升机因为大雨不能降落,但人命大于天,驾驶员冒着危险强行为重灾区投放物资、运送重伤员,结果最终飞机失事。 有战士在磅礴大雨之中救援,掉到山崖下牺牲、重伤等等。 当一件件感人的事迹陆续披露出来,更是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救援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感人事迹被陆续披露。 在这个与国同悲的悲痛时刻,人民群众需要这些事迹来激励大家的血性! ...... 青竹市福奇镇。 劳累了一天一夜的谢成云短暂眯了两个小时,就被巨大的机器轰鸣声惊醒。 他匆忙洗漱,来到街道上。 此时天才粉亮,昨晚上的一场大雨尚未有结束的迹象,天上还淅淅沥沥的飘着雨丝。 福奇镇成为了青竹市救援工作的临时指挥中心。 虽然市委有刘光日副书记主持,市政府有马成常务副市长协调,但作为现在当仁不让的“一把手”,谢成云即使远在福奇镇,一些重大事项自然而然也会反馈到他这里,让他决策。 这倒不是刘书记、马市长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体制决定的。 武阳市委市政府、玉书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当得知谢成云身居一线,一些电话自然而然的就会主动打到他这里来。 因此,就在第二天,秘书王强就赶到了福奇镇,协助市长处理各项事务。 现在得到的进一步信息是,青竹市境内,虽然福奇镇和赏花镇仍然是最严重的两个重灾区,但确实比预想的结果要好很多。 现在伤亡最严重的地区是那些位于山区深处的村庄,他们因为山体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