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頁 (第1/2页)

&ldo;有什麼不一樣,不都是從死人墳坑裡挖出來的嗎??&rdo;趙靜還是有點兒不以為意,在她的感覺中還是覺得只要不是假的,那一切都沒問題了。

&ldo;是,它們都是從死人墳墳里挖出來的,可是他們所代表的意思可差遠了。&rdo;望著趙靜那不以為然的樣子,宋老爺子不滿意了,&ldo;丫頭你知道它是幹什麼用的嗎?&rdo;

趙靜搖了搖頭,有點遲疑地道:&ldo;就算不知道它是幹嘛用的,但是同為隨葬品,那應該都差不多吧。&rdo;

&ldo;差不多?這兩個可差遠了!&rdo;宋老爺子沒好氣地說,&ldo;雖同為隨葬品,但是含蟬是放置於往生之人的口中壓舌用的,寓精神不死,再生復活。但你知道你口中的這個瓶子又是幹嘛用的嗎?&rdo;

&ldo;幹嘛用的?&rdo;遲疑了一下,趙靜給出了一個最安全的答案,&ldo;裝東西用的。&rdo;

宋老爺子都差不多給這位氣樂了,裝東西用的,還真是個好答案。

&ldo;那你知道這是裝什麼東西用的嗎?&rdo;宋老爺子追問了一句。

&ldo;不知道。&rdo;趙靜搖了搖頭。

&ldo;不知道就聽著,我仔細給你說說這個,順便給你掃掃盲,讓你也明白為什麼這玩意兒絕對不能當成壽禮送。&rdo;抿了一口水,宋老爺子才道,&ldo;雖說同為隨葬品,但是這瓶子卻是件冥器!這個瓶子叫魂瓶,也稱魂魄瓶、五罐瓶、五孔瓶、五穀瓶等。&rdo;摸了摸瓶身,老爺子才繼續道。

&ldo;至於魂瓶陪葬的現象是怎樣出現的,什麼是支配這種習俗的原初觀念,魂瓶的造型及其堆塑構圖等又有什麼象徵意義,等等,歷來存在著種種不同說法。&rdo;停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語言,宋老爺子這才繼續說。

&ldo;在唐宋時期的文獻記載中,魂瓶習俗發端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商朝末年,伯夷叔齊兄弟因諫周武王伐紂無效,遂遁入首陽山隱居,立誓不食周粟,最終雙雙餓死。家鄉父老將兩人遺體安葬時特地把&ldo;糧罌&rdo;、&ldo;五穀袋&rdo;等放進墓中,以撫慰飢餓的亡魂,由此形成了魂瓶隨葬的禮儀。據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九引錄,此事在王肅《喪服要記》里就有記載,春秋時,魯哀公為其父舉喪,孔子責備他沒有在陪葬物中放進五穀囊,哀公辯解道:&ldo;五穀囊陪葬,起自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餓死,恐其魂之飢也,故設五穀囊。吾父食味含脯而死,何用此為?&rdo;說明這種禮俗在春秋時就已流行,並且為孔子所贊同。&rdo;

&ldo;還有一種說法,有人以為魂瓶之俗雖未必創自伯夷、叔齊的葬事,但它源起唯恐亡魂飢餓的觀念,這種說法是有考古成果證明的。考古資料表明,遠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有把穀物、魚肉等裝在陶器中陪葬的做法,迄至商周已成為傳統。大約到秦漢之際,這種專供魂食的糧罌、五穀袋等,又發展成仿照實物特製的&ldo;陶倉&rdo;,幾乎在所有已經發掘的漢代墓葬中,都有這種&ldo;陶倉&rdo;出土。陶倉內裝有小麥、稻、粟、大豆等穀物,有的還寫上名稱及象徵性的數量,如&ldo;大麥屑萬石&rdo;、&ldo;豆萬石&rdo;等,以示儲藏豐富。&rdo;

&ldo;這魂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形態。這種習俗的觀念依據,就是人死後靈魂不死,在冥間仍需飲食,生者得為死者備好食物。這不惟體現生者對死者的關切之情,也是安撫亡魂防其再來陽世擾害的自保措施。&ldo;魂瓶&rdo;之稱,亦由此義得名。&rdo;

&ldo;當然還有另一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