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不到,在二路军西征失利主力大部损失,三路军主力西征松嫩地区后,还留在下江地区坚持战斗的抗联部队几乎全部汇集到了兴山要塞地区。

下江地区的抗联会师最高兴的自然是总指挥,而最头疼的却是杨震。这里面师长级的不算,单单军长一级的就两人。虽说部队的编制很大,但手头的兵力即便将一路军建制内的二军五师都包括在内也不过四百余人。

算起来,还没有自己一个建制营兵多,至于装备就差的更远了。这些人怎么安置,却是让杨震很是头疼。在敌我势力悬殊,活动空间已经被压缩极致的情况之下,让他们回去除了宣誓一下抗联还在坚持斗争,并未被彻底的消灭掉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作用,只能白白损失掉。

可留下来,自己虽然挂名二路军副总指挥、吉东军区司令员兼独立一师师长。可论起在抗联中的资历来,虽然手头上是兵强马壮,但却是绝对的小字辈。虽说***的部队不太讲究资历,但这其中也存在着自己能不能指挥得动的问题。

更何况这其中还存在着建制的问题。这些部队,人不多,可几乎分别属于抗联的三个不同的方面军建制。加在一起不到五十人,却有一个师外加一个团建制的三军、六军留守部队是三路军的。

人数加在一起有二百多,也是目前几支抗联部队中人数最多的五军、七军是二路军的建制内的。其中五军还是总指挥一手创建的起家部队。至于二军五师则是隶属于活动于南满一路军建制的。这些人怎么安排,却着实让杨震很是为难。

为了统一下江地区的斗争政策,以便协调各部统一行动,相互配合作战,在彭定杰带领被他找到五军军部以及二军五师抵达后的第三天,作为目前下江地区抗日斗争最高领导人的总指挥召开了一、二、三路军留在下江地区的团以上干部大会。

会议开的很尴尬,也并不很顺利。加在一起不过只剩下五十多人的三路军留守部队倒是无所谓。除非他们愿意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之下,翻越小兴安岭茫茫群山西去与主力汇合。否则他们只能暂时服从二路军的指挥。

而二路军的五军是总指挥一手创建的部队,更是没有什么问题。会议一开始五军军长便率先表态,一切坚决服从总指挥与总部,当然也包括杨震这个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副总指挥指挥。

而相对于五军军长的爽快,七军的代理军长却是显得有些沉默不语。作为七军的创始人,几次代理军长,却又几次被替换下来的经历,使得这位军长显得很谨慎。尤其是前任七军军长牺牲的原因在七军内部引起很大争议,七军本身有些不稳的情况之下,这位代理军长更是很沉默。

而在彭定杰劝说之下,也因为自己处境日益艰难才决定北上暂时休整的二军五师,却是坚持在形势缓和一些后返回原作战地点。原因很简单,二军五师担负着南北满抗联之间的联系作用。五师北撤,也就意味着本身已经处境极为艰难的一路军,在失去北满方向的策应后,会更加的艰难。

而总指挥的意思是目前在日伪军重兵围剿之下,活动在日伪心腹地区的一路军坚持下去的情况已经很困难了。而目前唯一相对安全一些的办法是由五师提供交通员,二路军派出小部队携带电台与一路军建立直接联系。

由二路军总部负责劝说一路军全线北撤。转移到目前情况相对已经有些缓解的下江、吉东地区。以便可以与西进的三路军主力携手作战,互为依靠。至于五师则不必在南下,就留在三江地区整训、战斗。

可这位有些固执的年轻师长,坚持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五师还要返回宁安、敦化、安图的老根据地。他再三强调,只要一路军还在南满坚持斗争,自己就不能留在这里。

会议开了两天,却没有整理出任何头绪,这让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