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5页)

而且,随着这些日子,卢冲获得金马奖影帝,在文艺圈名声大噪,地位越来越稳固,那些无耻之徒知道,就算他们再怎么搬弄是非,都动摇不了卢冲上春晚的流言渐渐减少。

此后半个月时间里,卢冲常住北平,一趟不落地参加了春晚的彩排。

这个时候,网络还不够发达,根本没有网络视频的概念,没有网络内容的分流,大年三十,人们围坐在一起,只有看春晚。如果能在春晚这个舞台崭露头角,必定极大地增长人气。

所以,卢冲在彩排时极为认真。

那一世是刘天王唱《中国人》,刘天王的唱腔并不是特别独特,卢冲能轻易模仿得惟妙惟肖,以前唱到这首歌的时候,卢冲经常会模仿刘天王的唱法。

但这一世,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歌迷,他要作为一个专业歌手,想要一鸣惊人,想要让亿万民众记住自己,就必须要唱出自己独有的味道。

彩排时,卢冲力争每次都唱得比前一次好,争取早点找到感觉,唱出完全不同于刘天王却能征服亿万观众耳朵的味道。

这个不断调整精益求精的过程很枯燥很乏味,卢冲一改往日的轻浮,静下心,一遍一遍地调整着。

四十个节目,其中大部分节目的参与人员都是老面孔老资格,他们参与春晚许多届,很少看到卢冲这么年轻的独唱演员,想到他们费了那么大力气才得到在春晚演唱的机会,卢冲似乎没费什么力气,就站在春晚舞台上,这些人心里充满了羡慕嫉妒。

这些人一整年时间里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到春晚抛头露面一下,来刷新他们的存在感,作品水准也就那样,之前半年就在准备春晚节目,所以到了彩排的时候,反而没有任何问题。

倒是卢冲真正准备的时间不足一个月,总在各种唱法之间纠结,水平忽高忽低,让那些一直看不惯卢冲的人们找到了评头论足的点。(未完待续。)

第230章 【余含泪的娇妻】

这个时候的央视还没有建起新大楼,供四十个节目数百名演员休息的地方很狭窄,卢冲的听力极好,路过每个休息间,总是不可避免地听到各种针对他的非议声:“上面也不知道怎么考虑,那么多专业歌手不选,竟然让他一个十八岁的演员来独唱,也不怕他毁了整晚的节目!”

“演了一部电影,踩了****运,拿了宝岛那边的金马奖,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见到我们这些老前辈,他一点谦虚的样子都没有,给他打招呼,他还自顾自地唱歌,在这圈子里要先会做人!”

“我看他啊,到现在还没有找准感觉,恐怕到了最后肯定会被刷下去!”

听到这么多反对的声音,卢冲心绪很平静,没有半点波澜,1997年的春晚,四十个节目,能够给人留下印象的,有仅只有《珠穆朗玛》、娜英的《青青世界》、董某某的《春天的故事》、本山大叔的《红高粱模特队》,其他呢,乏善可陈。

现场数百个艺人,真正放在他眼里的,不到十个,其他人都不值得他花费心神去笼络关系,逢人见面他都只是点头微笑,并不会像某些八面玲珑的演员那样这个哥那个姐地叫着,他没有哪个闲工夫去溜须。

不过,有一个人,他的话,着实让卢冲心塞。

卢冲的休息间在后台靠里面的位置,每次进出都会经过外面戏剧组的休息间,戏剧组本来跟他流行音乐组没有半点纠葛,戏剧演员们很少说起他,可有一天,当他经过戏剧组休息间时,听到有人在说他。

那是一个有些粗哑浑浊的声音:“卢冲年少成名,目无余子,盛气凌人,也是自然,像历史上,孔融负有神童之名,也是目无余子,恃才傲物,但你们看,孔融成年后做过什么丰功伟绩了吗,仲永也是如此,长大后泯然众人矣,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