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5页)

却是秀平,满脸笑容,阮碧诧异地停下,问:“找我有事?”

“有桩小事想请五姑娘帮个忙。”秀平拉着阮碧的手,“大老爷派人过来想找一本什么什么……对了, 《兴平广记》,三老爷不在院里,我又不认得字,五姑娘能不能帮我进院子里找我?”

这种举手之劳,阮碧没有理由不答应,对秀芝说,“你先把丝线拿去给四姑娘,告诉她,我等会儿就回来。”

“是。”秀芝拿着丝线往西北走,阮碧和秀平进岔道往东北方向走。

三老爷住的院子在阮府的东北方位,叫香木小居,并不大,统共才十来间房,离着后门很近,出入方便。听说,老太爷晚年的时候基本都在这里起居,很少到正房,也难怪老夫人心里怨恨。

香木小居是个一进的三合院,有正房、东厢和刀座。唯独西边围墙上爬满藤蔓,晃眼一看,像绿色的瀑布,赏心悦目。围墙下面挖出正正方方一个小水池,养着睡莲,中间隔着一座不高不胖的假山,用竹管引水到山间做流水状。流水淳淳,睡莲静谧,肥嘟嘟的金鱼摇着尾巴在莲叶下晃悠,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两个小丫鬟蹲在水边,一个把水里浮着的枯叶挑走,一个喂食金鱼,细声说着话,什么一点红怎么不见了,什么黑里俏今天胃口不开。语声轻轻脆脆,更衬着院子里的幽静,远离红尘嚣闹。

这么好的一个院子让阮弛占了,阮碧不免有点眼红心热。

书房在东厢,秀平推开门,请阮碧进去,说:“姑娘先进去找找,我帮姑娘泡杯茶。”

阮碧点点头,走进去,眼睛顿时一亮。几排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搁着好多好多书。她从前就是爱书之人,到这个时代,最大的困扰是找不到书看。原主仅有的几本书,什么《诗经》《孝经》《女诫》《女则》都让她翻烂了。

粗粗扫一眼,书架的书是按经史之集四部分类放置的。阮碧没有听说过《兴平广记》,猜测多半是跟《太平广记》一样的杂事异闻,便在子部找了找,果然在杂家类里找到了。

把书取出来,秀平还没有泡茶回来,她趁机又打量着书房。

南面的粉墙上挂着好几只竹蜻蜓,贴着一张泛黄的纸写着“父亲大人”四字,墨色已旧,字迹扭扭歪歪像是初学者写的。阮碧怔了怔,随即想到,这应该是阮弛小时候的杰作。可见老太爷对他有多宠爱,也难怪他对“克死父亲又毒死母亲”的原主如此憎恨。

再看朝西的窗前,摆着一张黑色檀木书案,泛着金属般的冷光。案面上整整齐齐地放着青白釉的笔洗墨盘,旁边搁着一叠宣纸,也是整整齐齐如到刀裁出一般。打量整个书房,第一个感觉就是整齐干净,好象不常有人使用。但看椅子上的靠垫,半边还是新的,另外半边磨得起毛,可见阮弛经常在这里看书。

不知道书房是阮弛自己收拾的?还是下人们收拾的?

阮碧猜测多半是他自己收拾的,书桌是离内心最近的一处地方,她自己就特别讨厌丫鬟们碰自己的书桌,秀芝都不行,宁肯乱着,也要自己来收拾。阮弛多半也一样。这个书房的摆设气氛都像极他,森冷,十分有条理,内心有个方方正正的规矩。

再看书案上搁着的书,不是兵法,不是经典,而是《周兴平刑律统类》(简称《周兴统》)。兴平是周太宗年号之一,兴平军实在此期间建的,《兴平刑律统类》也是在此期间修攥的律法典籍。

阮弛对大周律法感兴趣,颇出乎阮碧的意外。她随手翻了翻,听得后面有脚步声,忙松开手,转过身:“秀平,书找……”话没有说话,愣住了。

门口站着的不是秀平,而是三个人,分别是阮弛、晋王、有德。这三人表情各异,晋王也是微微诧异。阮弛目光微冷,申请叵测。有德则好奇地看着她一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