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4/5页)
交甚好,我方才已经派人去问他了,只要知道这两天都是些什么人见过他,就可以顺藤摸瓜了。”
沈老夫人合掌说:“阿弥陀佛,快把这个人揪出来,我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此时,沈家三人嘴里的幕后黑手正施施然地迈进太后慈宁宫的门槛。
大太监满脸堆笑地上前行礼,说:“王爷,你来了,太后在侧殿等你呢。”
晋王点点头,走进侧殿,只见太后手里拿着一个名册,正看得入神。他放轻脚步,走到她背后,正想吓她一跳,忽然看到名册上四个簪花小字“阮五姑娘”,不由一愣。太后已经惊觉了,回头瞅他一眼,笑着拍他胳膊一下,说:“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淘气。”
晋王笑呵呵地在她身边坐下,假装无心地问:“母后,在看什么?”
太后说:“皇后送来的闺秀名单。”见他不解,又补充了一句,“准备替你哥再选几个妃嫔好开枝散叶。”
晋王面上犹带着笑,心却一直往下沉。
第95章 亦真亦假(修改版)
阮老夫人高气昂地回到府里,第二天,少不得约几个知交好友,如此这番地将沈府损贬一顿。朱雀大街第一家有多少荣耀,就有多少只妒忌眼睛盯着它,就有多少颗阴暗的心期盼着它的倒霉。因此,这些知交好友回到府里,少不得又在亲朋好友面前添油加醋地宣扬一番。
风言风语传到沈老夫人耳朵里,这回她也无力较劲了,直接气倒在床上。
早朝时,韩王指使的一干文武百官纷纷质疑沈相,认为她德行有亏,抛弃发妻及腹中幼女,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不足为百官之首。
不过沈相也不是吃素的,在他们狂风骤雨般的一番斥责后,直接使出杀手锏:“关于此事,庆和十四年,先帝就有了定论。”然后再也不肯说多一句。他抬出先帝,让那些人措手不及,面面相觑,一时间也找不到话来反驳——质疑这桩事就是质疑先帝的英明神武。
见一干喋喋不休的“倒沈”大臣们终于闭上嘴巴,被吵得头晕眼花的皇帝高兴地宣布退朝。晋王一走出大殿,就看到太后身边的一个内侍笑嘻嘻地迎了上来,说:“王爷,太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起用午膳。”
晋王点点头,随他到慈宁宫,刚走进正殿,听到东侧殿传来嘤嘤的哭泣声,他诧异地顿住脚,低声问内侍:“里面何人在?”
内侍低声说:“是柔真郡主。”
晋王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肯定是来哭诉的。
走到东侧殿门口,内侍高声说:“太后娘娘,晋王爷来了。”
里面的哭泣声顿时小了,片刻,响起太后的声音:“柔真,你且放宽心,当初可是我给你保的媒,定然会为你作主。”顿了顿,又说,“来人呀,带柔真郡主去匀脸。”跟着便有脚步声往另一个方向去。
晋王心里一动,原来当年柔声郡主嫁给沈赟还是太后保的媒。
“晞儿,进来吧。”
晋王走进东侧殿,见太后端坐在榻上,脸有余怒。上前行礼,笑呵呵地问:“这是谁招惹母后了?”
太后拉他起来到榻上坐下,说:“真真是气人。没想到文孝公夫人越活越回头,当真胆大妄为,居然提出让沈相接她女儿回去当正室夫人,那置柔真郡主于何地?柔真可是宗室女儿。当年和离在前,阮氏在后。发现有孕时,柔真已与沈相成亲,阮氏此后又另嫁,如今又是个寡妇,以她再蘸之身,居然也敢腼言要当沈相的正室,不知羞耻。”
晋王笑着说:“或许文孝公夫人只是一时激愤,胡乱说话而己。”
太后说:“便是心里有怨恨,也不能张口乱说,羞辱宗室女儿。”
正说着,门外小黄门又传:“太后娘娘,阮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