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4/5页)
舒服多了。
挑软柿子捏,找肥羊宰,硬的交给徽王府,这买卖划算。
当然,他们不会这么轻易上钩。
老首领稍作思索后问道:“既然如此,那船主为何不独揽南洋之利?”
杨长帆笑答:“我的确要独揽南洋之利。”
见众人不解,杨长帆只好解释道:“自我承义父基业,统领船队以来,大家可曾见我抢过任何船队,劫过任何港口?”
众人纷纷摇头,这倒真没有,徽王府的经营与这里的大多数人不是一个路子。
杨长帆接着说道:“可我家船队有挨过一天饿么?日子还不是越过越好?”
一人讽笑道:“船主的日子是好过了,我们可就……”
杨长帆反问:“是我断了你们的财路?”
无人应答。(未完待续。)
224 发证
杨长帆再次反问:“你们见我日子好,可以来投我,你们来么?说白了,诸位都是有血性的人,都不会干什么善事。我虽处置了叶麻,但我也清楚,再不管你们,你们就要打我家船队的主意了,就要抢到徽王府抽成保护的船队头上了。”
他说着,又引出了一直以来很无辜很路人的尚元王:“琉球一向与我们为善,不抵触我们登港上岸,你们就这么反过来抢人家,让人家怎么活?”
尚元王又是欲哭无泪,咱们好歹是个国王。
杨长帆很快又抛下他:“再者说,东海这些年来,被劫得也千疮百孔了。我说明白,现在有油水,能抢得动的,无非福建、广东两地。”
“福建是我徽王府的,广东是刚刚走的许朝光的。许朝光我先不与他论,再来坏我事的,下场只会比叶麻更惨。你们不要生气,我也是首领,我要照顾东番澎湖的吃喝拉撒,我与闽人有协议,要保他们安全抽他们成。你们不妨想想现在这局势,是要生存还是要打?”
全场静默,顶撞那人又问道:“船主在此设宴,难不成也要保琉球了?”
“琉球我不保。直言不讳,此地与我徽王府无利。”
尚元王再次哭晕在墙角。
杨长帆跟着又说道:“但我劝一句,我劝你们也不要搞琉球,此地你们也吃不到多少油水。尚氏王朝百年根基,下重金找我买铳,我是会卖的,下重金求我庇护,我也是会来的,因为这就有利了。到时候鱼死网破,你们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了。”
场面静默下来,杨长帆言下之意,其实还是在保琉球了。
“最后我再说两句,我是在浙江当过官的,对官府朝廷比你们了解一些。”杨长帆就此计划起长远,“明廷看似好欺负,可你越欺负他,他越厉害,他人多,他地大,他钱多,你欺负着欺负着,就出来一个俞大猷,出来一个戚继光,打着打着那边就十万水师了。如今咱们抢东南也抢了十多年了,就算是种田,还要闲个一两年养地不是?就算是养鱼还要等着鱼苗繁殖不是?大家再这么抢,谁都没肉吃。对付明廷,最好的办法就是晾着他,晾他个一两年,他们窝里就开始斗了,戚继光俞大猷该完的都要完,没完的一看东南安稳,也会被调到北方抗虏。抗虏无非两种结果,一种是被治罪了,就完了,一种是离不开他了,他就再也不会来东南了。到时候,东南又会回到军纪涣散的局面,沿海村镇也富裕起来了,那时候再去抢不迟。”
杨长帆长篇大论,将如今的局面分析得头头是道,确实有几分唬人。不过如今生存越来越难,也不全是明军强盛,难免还有海匪不团结的因素在里面。徐海被俘,汪直身死后,除徽王府外,海匪几乎各自为战,再无几年前那种像样的战役,明军没有总督,各巡抚将领反而愈挫愈勇,私兵逐渐壮大,外加有当年杨长帆留下的燧发铳和抗倭战术,打起来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