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西厢记 (第2/4页)
,却听赵崇明说道:“我听说皮神医来了顺天府,要不请他来给你看看?”
魏谦接过话,答道:“你说皮德真啊,他眼下在东安县给那些流民看病呢,哪会特地赶过来为我一个人看诊。”
赵崇明点了点头,有些感慨道:“这皮神医有济世之心,从不贪慕权贵,他为了行医着书,连御医的位子都辞了,的确是用银子也请不来的高人。可我想着你同他好歹也算是故人,看在扬州相识一场的份上,他或许能来瞧上一眼。”
魏谦摆了摆手:“不必麻烦他了,若说治疗那伤寒时疫的道行,整个太医院绑起来也比不上一个皮德真,可这种皮肉里的旧伤,我看他还不如那沈……”
说到“沈”字,魏谦立马住了嘴,硬生生把后头那两个字咽了回去。
赵崇明也没再多说,只扯来一旁的绢布,低头给魏谦擦干双脚。
见赵崇明不说话,魏谦便调笑道:“嘿嘿,此情此景,大宗伯真是‘如夫人洗脚’呐。”
赵崇明头也不抬,对道:“不若魏郎中,‘同进士出身’。”
“你!”魏谦老脸一抽,顿时就被赵崇明这一句给噎得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哪怕是中了进士,这出身也是分高下的。
魏谦是永靖二十六年的三甲,赐的正是“同进士出身”,而二甲赐的是“进士出身”。所谓“同进士出身”,那便明示着不是进士出身。
在“进士出身”上头,还有“庶吉士”的出身。“庶吉士”一般是授给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的,还有就是从二甲年轻者中再次考核,成绩优异者也会被选为庶吉士。
“庶吉士”向来有“储相”的别称,近三朝以来,但凡入阁的大臣,都是“庶吉士”出身,而赵崇明正是以二甲第一,殿试第二的成绩授的“庶吉士”。
可这也是魏谦多年的心病所在。
本朝的官场,向来是以科举名次来排资论辈的,因此魏谦老觉得自己在赵崇明面前要矮上一头。
其实赵崇明倒从未在意过这档子事,只是这些年也没少听魏谦抱怨,今日正好拿来刺一刺这满嘴胡言乱语的老匹夫。
果然,魏谦又抱怨上了:
“下官能落个同进士的出身,说到底,还不是托了大宗伯您的福。”
赵崇明慢慢扶着魏谦的双脚放回了榻上,口中则不咸不淡道:“想来凭你魏道济的才学,当年会试题名本就是十拿九稳之事,指不定还能高中个状元,又何必要请我替你捉刀代笔。”
魏谦心中暗恨,琢磨着自家这位老伙计,如今居然将他魏某人的阴阳怪气学会了去,现在俨然都有了七八成的火候。
魏谦仰着脖子道:“当年老爷我可是连试题都买了回来,你却只写了个三甲的文章。”
“科举舞弊的事,亏你也好意思说。”
“老爷我花真金白银买来的试题,凭本事通的关节,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只是偏偏在你这头,差点就不对付了。”
赵崇明转过身取了药膏,倒在掌心,回道:“当初你自己说,这种事须得低调,名次不能太显眼,万一在殿试上露馅反而坏了事,我这才在文章里留了两处错漏。”
“那……那……那你就不能再稍稍写好一些,好歹让本老爷中个二甲。”
魏谦这番话听得赵崇明眼皮又是一跳,暗道这老匹夫无理取闹的功夫是日益精进了。
赵崇明懒得再搭理魏谦,只将抹匀了药的双手往前一伸。
魏谦也立时会意,自己将左边的裤腿卷了起来,翻至膝盖,露出小腿,好让赵崇明涂药。
每次看到魏谦左腿上那两道狰狞可怖的伤疤,赵崇明都难免心惊肉跳几分。
赵崇明轻声说道:“你忍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