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部分 (第3/4页)

件事就是登上高高的城楼,远望万物气息之变、风云之态。这一天一大早,当道祖还没有到达的时候,这位守关之人登城远眺。一下子就看见远方的天地之间有一道恢弘壮丽的紫气如龙一般游动在天地之间,正冲着自己所在之处缓缓游动而来。紫气所过之处,万物之气纷纷退避,拜服退让在侧。

守关之人当即大吃一惊,立即伏地冲着紫气跪拜,知道是有大修行人成就之人将要到来,当下欣喜万分,立即下到城门关卡之处守候。守关之人站了整整一天,没有离开半步,就连吃饭也不敢去。饥肠辘辘一直等到傍晚时候,才见一位一身白衣、皓眉银发的老者闭目骑着一头青牛慢悠悠地来到关卡之前,神姿玄妙,虽在眼前却似在天地之外。

守关之人一见这位老者,双目之中日精自生感应,原本的日月之明居然暗淡下去。他知道眼前一定就是那如龙紫气所预兆的大修行成就之人,当即激动不已小跑上前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叩拜,求请老人收为弟子。哪知那位老者连眼睛也不睁开,只说自己乃是一名衰朽之人,现在想要出关而去。并不值得受人如此跪拜,也无道可传,更不要说收人为弟子了。

守关之人坚信这位老者就是大成就之人,哪里肯放。跪在地上抱住青牛的一条腿苦苦哀求。但不管他如何苦求,老者始终闭目不开,丝毫不动心,只是坚持要出关而去。守关之人无奈之下,感叹自己没有这样的福分,便只好放开牛腿。让老者出关而去。

老者抬起手向守关之人一拱手,身下的青牛不催而动,迈步出关而去。守关之人心中颓丧,无比失落地看着一位大成就之人就要从自己眼前错过,心中实在是有一万个不甘心。忽然,他想起自己的职责乃是守关之人,这老人想要出关就得留下出关的钱物才对,于是当即上前拦住了青牛,恭恭敬敬地向老者作揖,索要出关之钱。

老者这一下可愣住了,不得不睁开眼睛,看着这守关之人。他孑然一身而来,身无长物,哪里有钱缴纳呢?于是只好道出实情,问守关之人能不能通融让自己这样一位老人家过去。守关之人听了,露出为难之色,一个劲地摇着头表示不行,最后指着老者身下的青牛说,若是留下这头青牛,倒是可以直接放老者出关而去。

老者露出为难之色说道自己年老体衰,这青牛乃是自己代步的脚力,如果没有了青牛,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是绝对不能舍下的。守关之人一听,立即趁机下拜,说如果老者愿意收下自己为弟子,那就可以代他缴纳出关之钱,这样老者就可以自由出关而去了。

老者坐在牛背之上,仰天叹了口气,最后无奈之下只得收下了这个守关之人为弟子,传授他太上玄妙经,这才得以出关而去。而这位守关之人得了老者真传之后,抬脚在地上跺了三脚,仰天大笑三声,当即离开了那座关卡。数年之后,道海出而玄宗现世。又过了不知多少年,天地二宗、阴阳八派纷纷先后出现,成就了一大修行源流,称为道门。而那位老者,因守关之人而传,便被后人称为道祖!

与道祖如此吝传不同,佛祖则就显得大方的多了。当初佛祖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就诸缘不及的涅槃解脱之境后,感叹一切众生不得解脱,于是便开始行游人间,向所有人宣说解脱之道以及种种修持之法。

佛祖向众人宣说的并不是唯一涅槃之道,而是应所对受法者根器不同而说种种不同修持法门,或者辨明心性所现、或者解说涅槃实相、或者解答弟子疑难等等,在佛门则统称为佛所说法。而佛祖说法并不拘泥一时一地,有时候在城中,有时候在野外,有时候在大雪山,或者有时候在岛屿之上等等各处,只要弟子所在,便无拘于地域不同。

并且佛祖说法之际,或处于深寂定境之中。或者施展种种大神通周身放出无量光明,或者集聚种种祥云,或者造就无边幻觉之境,或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