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主持成渠放水,乃水工最大的荣耀 (第2/2页)

目光炽热:“惠及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生灵,这样的神迹自会流传后世!”

“陛下,河渠已成,请陛下赐名,载入国史,流传后世!”见嬴高如此说,李斯连忙趁机进言。

“干渠命名?”

嬴政在府中踱步,思绪万千,但当他即将出口的瞬间,瞥见郑国苍老的面庞,心中一震。

他清楚,郑国虽是水利工匠,但年纪并不比李斯大多少,此刻的郑国却仿佛比李斯年长一辈。

念及此,嬴政明白郑国为这条河渠几乎付出生命,嘴角微动,道:

“就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

此河渠自郑国入秦为监工,自秦王政元年开建,已过去十年。

数不尽的人在这条河渠辛勤劳作,前仆后继,奋斗十年,只为让泾河水流向洛水,滋润灌溉八百里秦川。

据不知名统计,郑国渠沿泾河北岸,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三百余里,灌溉面积达四万顷之巨。

正因郑国渠的建成,自此以后,大秦粮草无忧,大秦锐士得以浩荡东征,始皇帝方能建立赫赫伟业。

可以说,始皇帝能建立巍峨帝业,郑国的功绩不可磨灭。

因此,当嬴政下令命名为郑国渠时,李斯等人一愣,郑国在愣怔后狂喜不已。

得名郑国渠,意味着千秋万代后,史书上皆有郑国之名,这是名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