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部分 (第1/5页)
胸内积的累种种杂念,种种心忧,这一刻,都全数挥之一空。
一直做不到的真正道心澄澈,竟是在此刻达至。
岳羽不由是长呼了一口气。知晓自己。此番冲击那准圣之境的可能,已然再提高三成!
按说是应该为之欣喜,只是此刻,他心神正处于无思无想的状态,几乎是没有半分的情绪起伏。无丝毫喜意。
蓦地又是一颗菩提子服下。岳羽挥手一招,打开了那《〖道〗德真经》。
太清圣人”著书三册,〖道〗德经记载天地大道,黄庭经述修行之法。
最后的太上感应篇,则尽阐世间天人感应与因果之道。
相较于那造化玉牒,自是远远不如。却也是世间,最顶尖的后天道书,正好可为参悟那混沌道典之基…
而就在那菩提子妖力”散开的那一霎那。岳羽便忽而只觉自己神念,一阵剧烈的,膨胀,。
一非是真正的扩张增长。而是骤然间,升起一股包容宇内的奇异之感。
就仿佛是自己神魂”可容纳世间一切,可将所才奥妙。所有玄机,都彻底了然于胸。
至圣至明,通晓大道,掌握本源,洞彻万物。
再望向手中的〖道〗德真经时。只觉是一切都已不同。
那一个个鸿蒙篆,便宛如是蕴有着一种莫名的韵味,动人心神。
而此刻岳羽,仿佛可清晰望见,一个道可通玄的老人,在云空之中参悟天地至理,然后一点点著下此书。将己身感悟,书就成的漫长岁月。
那一笔一划,便仿佛是亲眼望见,这位白发老人在书写。
随着那时间流畅,对那篆中的道理”也同样是洞彻于心,便仿佛是通过这本〖道〗德真经,经历过这位太清道祖的一生。
“好一个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汉朝前的原。当真是尽述道家真理。修行之法,岂可一成不变?世间的大道法则,亦无永恒不变之理,因地而异,因时而易。同样的大道,当变幻构合之后,亦将面目全非。不可再一同视之”
懵懵懂懂,恍恍惚惚,又仿佛是心智澄明之至。
足足数年之后,待得那一颗菩提子的效用,彻底消失。岳羽意念,这才是从那道典经义中,逐渐的,脱离,出来。
下一刻,却又是毫不犹豫的一颗菩提子吞下,再次沉湎在其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一”
“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赢若绌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如此往复,也不知过了多少时日,多少岁月。那本〖道〗德经的最后一页,这才被岳羽翻开。
当最后一段迹,印入在脑后之内。
岳羽神魂中,那空明之境。这才有了些许波动。
然后是第一时间,便升起了一股佩服之情。
这本《〖道〗德》。非仅仅只是那位太清圣人的大道感悟而有。当真是包罗万象,蕴含有为人之道。治国之法。
隐隐间,已足可为夹教兴立之基…
而下一刻,岳羽的唇角,亦透出了几分冷笑之意。
“果然!”
传说当年老子,亦曾试图立教”收授弟子。却只因汲取人族气运,又欲立大教,再积功德,六圣之中,有独大之视。而受元始通天、西方二圣几人所迫”只得是尽散门下。隐居不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