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给予了理解与同情 (第1/2页)

“总之, 关于是否接受开颅这样大规模操作,我们愿意留给贵家人足够的时间讨论决策。”叶一柏言之凿凿。

魏如雪此刻没了往日的傲气,口中喃喃念叨着:“咋会这样呢?”神色间透露出一股茫然。

叶大夫见过不少病人家属面对这样的困境:病情不至命,但手术与否各有风险。选择手术,可能面临失败或是术后并发症;若是不动刀,则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痛苦地度日。即便是这户人家身份特殊,叶大夫也尽量给予了理解与同情。

“家属啊,回去好好想想吧。不过得尽快拿主意,癫痫灶定位的新方法需要大量的手动工作量,下个月我们都会很忙,所以这个月最好就把病灶确定下来。”

那年头,也就是1933年,专门用于检查大脑电波的仪器还未普及。即便是在卡特大夫的诊所里,有的也只是简单的装置——通过电子管放大器记录脑电活动,并用示波照相机将其保存下来。后期处理、对比查找及精准定位均耗时良久。

“行,我考虑考虑……”魏如雪有些心不在焉地向外走去。

这时,门外匆匆进来一名年轻护士,“叶大夫,十一号床位患者呼吸困难!”

“知道了,马上过来。”

“咋回事儿?”

“病人前两天刚做了阑尾手术,原本恢复良好,但刚才突然面色苍白、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而且喘不上气来。”

“是那个阑尾病人吗?”

“对,就是他。两天前做的手术,已经开始排便恢复正常饮食了。”

叶大夫点了点头,加快脚步走向病房。劳拉已经移除了患者的枕头以帮助其呼吸通畅。陪在病床边的是患者的妻子和女儿,两人脸色同样惨白,见到医生进来立即让开了位置。

“大夫……”

“医生,我爸……”

叶大夫微笑安慰,“让我来看看。”随即俯身开始检查。

病人咳嗽得很厉害,从声音里听得出来有堵得慌的感觉。叶大夫掏出听诊器,仔细聆听心脏和肺部的声音。

“约瑟夫先生,你现在感觉如何?能告诉我吗?”

患者的呼吸显得十分急促,他用力吸了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憋气,胸口闷,呼吸不了,难受极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不舒服的?”

“早上就开始了点儿,现在更严重了些。”

叶大夫接过劳拉手中的记录本浏览了一番,并抬头瞧了瞧吊盐水的架子。“现在才三点出头,这些点滴都已经打完了?”

劳拉看了看单子,“是这样。今天好像打得特别快。”

平时约瑟夫大概要到傍晚六七点才会把所有药水都输完,这次提前太多令人生疑。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每个瓶子都是空了的,不然根本不会送回药房去消毒。

叶大夫一脸严肃地将本子还给劳拉。“叫影像科赶紧做一下胸部x光。”接着他正色看向家属们。

“你们自己调快滴速了吗?”

约瑟夫的妻子和女儿相视一眼。年轻的小姐胆怯地开口道:“爸说想早点儿出院跟我们一起吃饭,我们就把滴液开得更快了点儿……”

“这样做行不通吧?”

叶大夫叹了口气,“如果注射速度太快,会导致急性肺水肿。将来要是再有什么特别安排,记得跟护士商量暂停输液的事情。有些药物输注的速度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不能随意改变。”

随即吩咐助手们:“快联系设备室。初步怀疑急性肺水肿。结论一出来立刻通知我。同时,扶起约瑟夫先生,腿要垂放。给予氧气吸入加百分之二十酒精湿润。备好利尿药、强心针还有血管扩张剂。”

布置完任务后,叶大夫看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