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青春撞了腰(五) (第1/4页)

48

元宵过后,又开始南下广东。村前青山依旧,小河潺潺流。母亲默默地注视着我背着行囊离去的背影,我豁然转身,心中无形的失落感又一次涌上心头……

坐着私人承包的客车,从上午七点一直等到下午五点,车子才离开新县。

承包客车的是我同学小刘,与沙窝街道上的七名待业青年,产生了矛盾。

车子是从沙窝车站承包的,街道上的待业青年,说是帮忙维持在车站的秩序,去广东的路费不愿意给,承包车辆的所得要求与小刘分红。说白了就是城镇那个年代,社会上潜规则存在典型的车匪路霸——坐地分成。

后来,我在去往浙江务工途中,安徽省合肥通向南京的路上,一个叫“王老五客运饭店”的地方,当年是臭名昭着,过往打工路过必须停车,没能漏掉一个人,上交饭钱、上厕所交小费。这项坑人的“规矩”,社会上存在的这种潜规则现象,直至2002年,国家下硬力度才得到根除。

小刘是退伍军人,脾气硬,不去理会这帮人。这帮待业青年,一路找茬理论。

大巴车跑了一日后,次日夜半行至湖南与广东交界的南岭梅山,车子停下让我们方便、休息片刻。众人上车后,这批待业青年因与小刘又相商无结果,便大打出手。

见事情不妙,我便喝声制止。有两个熟悉些(因那时我在街道上过学,常在街上行走,与几个街道同学家中常有来往),便不再动手,另外有三个人仍用拳头砸向小刘,我坐在小刘旁,又执仗自己身体壮实,眼见小刘要吃亏,便站起替他挡了下来。并举起手掌,把其中两个人,向大巴车中间的走道向后推去,倒退了一米多。

“你们如果把人打坏了,谁也走不了,我们出外打工是求财的,不是打架伤人的”。我大声喝斥着,“伤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出了事,都是一个地方人,谁也跑不掉。”

与我同村一起出行的,还有两三个人也一起站起来相劝。车上的人因都是沙窝人,便都出面相劝,把车上突如其来的冲突,总算压了下去。事后我活动了一下胸肌,深吸了两口气,发现挡了那三个人的拳头,虽然有些红肿,幸好无事,才心安地坐下。

后来虽没动武,还是一路走一路有争执,两天后总算平安到达了东莞企石镇,我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这群同乡镇上的待业青年,唉,一群欺软怕硬的货色。

十几年后,再遇见小刘时,已变成了刘总。我在县城创业时,他帮了我的忙,创业失败的我,至今仍未能还上他当年借我的钱。虽常有联系,但这颗石头沉甸甸的一直压在我的心头……

49

回到公司后,苹便来寻,我便把老家的特产毛粟子、粉炸腊肉、油糍粑、香辣鱼给了苹,以报答她一年多、在伙食上的优待。夜晚她又相邀去了公司俱乐部看镭射投影。

第二天见了徐主管,又把家乡味的美食,分享与他。但当日下午,徐主管出了麻烦事,有人在公司意见箱把他给告了。

投诉信公司领导直接给了他,听说并要扣发他这个季度的奖金(1千元香港币)。徐主管把投诉信递给我看时,才知道了真相——原来在办公室泡妞被人发现了。

徐主管结婚十余年,老婆又在老家,利用工作的便利,在同车间养了一位相好的情人,差不多有一年多了。

最值得怀疑的人,是被他赶走的组长小周,小刘、阿波与我也知道此事,不可能去投诉他。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我想起了在家开缝纫铺那年,无中生有、远交近攻、又借刀伤人的闲事……

小支离我家不远,无意中发现他挺喜欢钻研无线电,学习修理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日常家电用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