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解忧更忧愁(四) (第1/3页)

山区的邻村的道路,虽然相隔五里地,但因为大家都知根知底,所以经常会一起去赶集或者逛街,因此彼此之间非常熟悉。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小裁缝,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由于我的手艺不错,在附近也算小有名气。当他们得知我没有女儿后,就在孩子出生不到一天的时候,夜里悄悄地通知我的父母,把这个小家伙送到了我家。

这件事情还是父亲打电话告诉我的,当时我非常乐意接受这个小女孩。毕竟多了一个女儿,而且不用让妻子经历十月怀胎之苦,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更何况,按照当地农村的习俗,女儿最终都会出嫁,所以谁生下的并不重要,关键是谁将她养大。

那时妻子在浙江打工,直到春节才回家。当她看到已经百日的小家伙时,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还特意摆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邀请亲朋好友们一起来庆祝,那种兴奋的感觉真是难以言表。

那年儿子满了四岁,妹妹睡醒了,还跑过来叫我去换小家伙的尿布。睡在摇篮里,见我来了,像知道是拾来似的,也不哭闹,只笑,挺粘人的,很是招人喜欢。

小家伙要是肚子饿了或者口渴了,就会发出“??、啊、哝、??”的声音。这时候,只要听到她这样的叫声,我们就知道该用奶瓶给她喂奶和水了。

春节过后,到了拜年的时候,家里来了很多亲戚朋友。他们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家伙,都非常高兴。当他们得知我家添了个小宝贝时,纷纷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和红包,表示对新生命的祝福和庆贺。这些礼物和红包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小家伙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份关爱和祝福。

那时计划生育虽严,农村里乡邻知道后都心照不宣,检查来了便说是远嫁姐姐家的。再说抱养女儿这样的事都习以为常,也不会感到大惊小怪。在计生国策之下,也是乡村“黑户口”的一种特殊时代。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在家的机会稍多些,女儿便与我混得熟些,从蹒跚学步到骑三轮车,全是在儿子的监控与调教下同时进行的。并且一些名句唐诗宋词元曲,念诵的也是有模有样。也与我相处的异常亲切。妻子那时直到现在常年于浙江务工,很少谋面,女儿有时也不免问——

“爸爸,妈妈怎么总不在家呀?”而儿子便抢着回答,“妈妈挣钱买糖、买水果给我们吃,买玩具给我们玩呢!”

儿子上一年级后,女儿满三岁了,在那个秋收的季节,一天我因有事回来晚些,女儿竞然不知为何突然受凉发高烧,摸她额头似烧着的火炭,已经十二点了,我便打了手电筒,裹了件厚衣服抱着她,火急地赶到村后公路旁的诊所,高声喊开了潘医生的门。

检查后烧到了四十一度,我吓了一身冷汗,当即打了退烧针。医生叫我等了一个小时观察,发现烧退到了三十九度才叫我抱她回去。

而第二天再打针时,烧幸好退下了。女儿一千个理由不配合,我便用双膝夹着她的双腿,把她侧按在左侧腿上,医生强行又打了两针,完事后女儿竟反过身来在我脸上,使劲抽了一耳刮子,这也是我当年娇宠的“报应”吧。

而当年秋天后,我又去外地务工,春节回来时,父母说二姐膝下无儿女,把孩子抱走了,并把户口也迁移到了天津。其实我是知道二姐早有此意,只是碍着我在家不忍让我伤心罢了。

那个春节,妻过得很不开心。养了这么大的女儿,二姐瞒着她抱走了,她说心中空荡荡的。以至于这么多年,这件事一直是妻心中的怼结。

第二年儿子放暑假时,嚷着说想妹妹,我便带着他去了天津,儿子与妹妹见面很开心,玩得也很欢畅。但女儿见我,姐姐叫她喊舅爹,而女儿则还叫我爸爸。二姐脸当时就绿了,抽了女儿耳光,我气忿不过,一脚踹破了二姐的茶几,怒斥着:“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