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后周攻南唐之战四 (第2/4页)

事,誓要揪出那些散布谣言、破坏军纪的罪魁祸首。同时,他也亲自向潘叔嗣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与信任,承诺会尽快查明真相,还他一个清白。在这场风波中,王逵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位优秀将领的智慧与决断,也进一步巩固了与潘叔嗣之间的深厚友谊,为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南唐国主李璟正端坐于朝堂之上,眉头紧锁,心中波澜起伏。他手中的密信如同烫手山芋,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让他如坠冰窟——湖南的军队,那支曾与他南唐井水不犯河水的力量,竟也响应了后周的号召,蠢蠢欲动,意图联合盟友,对南唐发起前所未有的攻势。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璟心中大惊失色,他深知,一旦两线作战,南唐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面对这紧迫的局势,李璟迅速作出反应,急召武昌节度使何敬洙入宫,共商退敌大计。在烛火摇曳的密室中,李璟面露忧色,提出了一个看似稳妥实则冒险的策略:将武昌城外的百姓全部迁入城中,实行坚壁清野,以此削弱敌军补给,迫使其知难而退。然而,这一提议在何敬洙听来,却如同警钟长鸣,唤醒了他作为将领的责任感与担当。

何敬洙站起身来,目光坚定,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陛下,此举虽能暂时缓解围城之困,但长远来看,无异于自断根基。百姓乃国家之根本,若因一时之急而失却民心,我军士气亦将随之消散。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城池的得失,而在于人心的向背。”

言罢,何敬洙主动请缨,誓言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主张。他亲自披挂上阵,不仅组织士兵加固城防,还动员百姓参与进来,共同清理街道,设置障碍,将武昌城打造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城墙上,箭楼林立,旌旗招展;城内,军民一心,秩序井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决心。

何敬洙更是亲自站在城头,面对着即将到来的风暴,高声宣告:“武昌城的儿女们,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挺起胸膛,与之血战到底!我们的家园,不容侵犯;我们的尊严,不容践踏!让我们携手并肩,誓死保卫这片热土!”他的声音穿透了云层,回荡在武昌城的上空,也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个军民的心中。

此言一出,城中顿时沸腾起来,军民们的士气被彻底点燃。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加入到守城的队伍中,誓与城池共存亡。而远在金陵的李璟,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有了何敬洙这样的忠臣良将,南唐的未来便有了希望。于是,他亲自下旨,对何敬洙的忠诚与勇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承诺待战事平息后,定当重赏功臣,以彰其功。

时间缓缓推移至春风和煦的三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在后周的历史长河中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里程碑。下蔡镇,这个原本宁静的小镇,因一项壮举而沸腾起来。晨光初破晓,江面上薄雾缭绕,仿佛大自然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庆典添上一抹神秘与庄严。在无数工匠与士兵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下,一座宏伟壮观的浮桥终于傲然屹立于江河之上,它宛如一条巨龙,横跨碧波,将原本隔绝的两岸紧紧相连,不仅打通了地理上的隔阂,更在人心间架起了希望的桥梁。

这座浮桥,每一根绳索、每一块木板都承载着后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它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奇迹,更是后周军事力量与民心凝聚力的象征。它的建成,意味着后周军队在即将展开的南下征途中,拥有了一条更为便捷、安全的战略通道,为国家的统一大业铺平了道路。浮桥之上,彩旗飘扬,战鼓雷动,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后周将士们不可阻挡的壮志豪情。

周世宗,这位英明果敢的君主,身着铠甲,英姿飒爽,亲自驾临浮桥竣工现场。他的到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无比的荣耀与鼓舞。世宗陛下亲自踏上浮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稳健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