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虎啸龙吟,秋风五丈原 (第1/5页)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的春天,仿佛被一层淡淡的哀愁所笼罩,而这份哀愁,始于一位末代帝王的悄然离世,又随着一场旷世之战的序幕缓缓拉开,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三月六日,春风虽暖,却吹不散京城内外弥漫的悲伤。汉献帝刘协,这位历经沧桑、见证了大汉四百年兴衰更替的末代帝王,在禅位于曹魏之后,被封为山阳公,于这日静静地闭上了眼睛,结束了他复杂而传奇的一生。
曹魏的皇帝曹睿,虽已继承了这片江山,但面对这位前朝帝王的辞世,他仍表现出了难得的尊重与哀悼。他身着素服,亲临宫门,遥祭这位曾经的天下之主,并派遣了最忠诚的特使,携带厚重的赙赠,前往山阳公府主持葬礼,以示对先皇的缅怀与敬意。
葬礼上,白幡飘扬,哀乐低回,昔日的帝王之尊,如今化作一抔黄土,留给后人的,除了无尽的唏嘘,还有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
四月,春风已绿江南岸,而在遥远的北方,一场关乎天下大势的较量正悄然酝酿。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被后世誉为“智圣”的传奇人物,再次举起了北伐的大旗,誓要完成先帝刘备未竟的遗愿,光复汉室。
此次北伐,是诸葛亮的第五次,也是最为悲壮的一次。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却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而曹魏方面,面对这位宿敌的又一次挑战,自然不敢掉以轻心,由于曹绫在辽东地区主持大局,抽不出身,于是曹睿派出了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作为主帅,前往前线迎战。
司马懿,这位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深知诸葛亮此次北伐的决绝与悲壮,他布下重重防线,以逸待劳,誓要在这场智勇的较量中,守住曹魏的疆土,不让蜀汉的北伐之梦得逞。
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再率数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孙权同意,下令让陆逊率领水陆大军在五月自合肥至广陵一带北伐曹魏。公元 234 年农历四月,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自汉中经褒斜道出斜谷,顺利抵达郿县,并在此安营扎寨。
此时的司马懿已经率军越过了秦岭,屯兵于渭水北岸。他根据当地地形判断:“如果诸葛亮是一个勇敢的人,那么他就会从武功出兵,然后依山向东进攻长安;要是他选择向西登上五丈原,那么魏军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结果正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选择了后者,西上五丈原。
见此情形,司马懿大喜过望,立刻率军渡过渭水,背水立营,企图继续用持久战的策略来消耗汉军的粮草物资,迫使诸葛亮不战而退。
此时,魏将郭淮对司马懿说:“诸葛亮此次一定会夺取北原,如果让他们成功,那么我们的形势将会变得非常不利。”司马懿深以为然,于是派遣郭淮率兵抢先占据了北原。不久后,汉军果然前来争夺,但是却被郭淮击败。
诸葛亮吸取了前几次北伐失败的教训,意识到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解决粮草运输问题。于是,他开始组织士兵在渭滨一带与百姓共同屯田,发展生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军队的粮草供应。
这样一来,蜀军就不必再依赖后方的补给,可以长期作战,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持久力。同时,这也使得魏军无法轻易地断其粮道,减轻了蜀军的后顾之忧。
两军对峙,烽火连天,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在中原大地上演。诸葛亮利用地形,巧妙布阵,多次使司马懿陷入困境;而司马懿则凭借深厚的谋略和沉稳的性格,一次次化解危机,双方斗智斗勇,难分高下。
一次,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驻武功水(今岐山县石头河)东,适逢水涨,阻断了诸葛亮和孟琰的联系。司马懿趁机出兵进攻孟琰。结果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桥,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