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科举取士之大患 (第2/2页)

好书推荐: 时夏有雨

都在刘宝的体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这样的家庭发展模式,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孩子越多,家族越显兴旺。然而,对于某些世家大族而言,这却是一个潜在的危机。想想三国时期的司马家族,司马懿与他的七位兄弟并称“司马八达”,他们相互扶持,共同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权力网,最终司马懿能够问鼎天下,未尝没有兄弟们的助力。

面对这样的世家威胁,刘宝的心中早已有了对策。他深知,明朝的吏治之败,根源在于官员们只知感恩个人恩师、考官或资助者,却忘了真正的衣食父母——朝廷与皇帝。于是,刘宝决定吸取前朝教训,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选拔机制,让每一个有志之士都能通过真才实学获得晋升;同时,加强官员的忠诚教育,让他们明白,真正的荣耀来自于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而非个人小团体的利益。

刘宝深知,这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战斗,但他坚信,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引领这个国家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那风云变幻的皇朝末年,忠诚的光芒逐渐黯淡,取而代之的是对满清铁骑屈膝的奴颜婢膝。昔日辉煌的明朝,竟沦落到忠臣稀缺,汉奸遍地的凄凉境地。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科举制度,尤其是那僵化的八股取士,悄然种下的祸根。

李自成麾下的智囊宋献策,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明朝科举的痼疾:“我朝国运,实乃被科举之枷锁所困。高官厚禄之下,皆是自私自利之徒。新晋官员,满口皆是:‘吾等寒窗苦读二十载,方换得一顶乌纱帽,尚未建功立业,岂敢轻言牺牲?’而位极人臣者,亦是如此心态:‘吾位高权重,亦是历经风雨,怎能为他人牺牲?’此等心态,皆因功名皆为个人努力所得,对朝廷毫无感恩之心,更谈不上忠诚与奉献。更有甚者,权贵之家,凭借关系网,轻而易举地步入仕途,骄奢淫逸,贪婪成性,谈何孝悌,更别提忠义二字。而那些豪门望族,花钱买官,对治国之道一无所知,又怎会有忠君爱国之情?此乃科举取士之大患!”

:()霸业春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