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周奎 (第3/4页)
卒,却连续几年拿不到粮饷,不造反都没有天理。
故而陕西之境况,只要微微一摇摆,饥民、本就遍布四处的响马盗贼,甚至于朝廷边军都是乘势而起。
毕竟边军虽为“军”,但在吃不上皇粮的情况下,对朝廷是一点信任依赖都没有的。
榆林卫是其中最苦最惨之卫所,延绥镇是其中最苦最惨之军镇,平日里的钱粮来源,不是靠着朝廷,而是靠着在辽东打仗赚军功赏赐的尤世威、尤世禄等将领自掏腰包补贴。
刘鸿训由此大为感慨,觉得自己坐在中枢内阁,协调天下,自认是个有为诚实之官,却仍旧纸上谈兵,不知天下世事之艰难,觉得朝廷一纸令下,自有无数人心甘情愿的服从驱使。
到了陕西,才明白自己实在自视甚高,而远离尘俗了。
所以刘鸿训在主持开中法时,对如何促使榆林乃至于三边军卫能多得点钱,改善下生活,十分关切。
只是终究年岁已高,在重启开中法一事上,已然耗费了绝大部分精力,故而在其他事上,没能取得良好成效。
朱由检知他辛苦,如此年纪还要去边境吃沙子,着实忠臣,所以对刘鸿训暗藏的对薛国观的批判,他也好声好气的回复,解释了下“薛国观所为,皆出于朕意。”
“士绅家财丰厚,但有损失,仍可度日;然饥民食土扒树,如何活命?”
“若朝廷国库充盈,又何至于此?”
“朕心怀百姓,只能先令士绅苦一苦了!”
说来说去,还是财政的问题。
如果大明朝有钱,
朱由检就用不着开放盐池让榆林自己去开发,刘鸿训也用不着担忧地方军镇掌握了钱财来源,有脱离朝廷掌控成为藩镇的可能,从而前往榆林坐镇,更用不着面对陕西天灾,派去个薛国观。
刘鸿训收到回复后,便安静下来,也不参与到薛国观之事中去了。
朱由检休息了一下,又看了看地方上银章直奏的密疏,做了些简单批复后,便去坤宁宫,同皇后用饭。
周氏在饭桌上突然说道,“陛下,我爹想从您这里讨一个差事。”
“他说自己既然已经成了皇亲国戚,就要为国分忧,也要为我这个皇后挣脸面。”
朱由检咽下嘴里的东西,放下碗筷,“他都已经是嘉定伯了,年岁也大,安心享福就好,何必再劳累?”
对自己这个岳父,朱由检其实是有所了解的。
他在找了张世泽等少年勋贵进宫,以示拉拢后,自然不会放过其他的国戚。
比起勋臣来,这些人同样有着世袭之爵位,但倚仗的并非祖上军功,而是同皇帝的联姻关系,要更加亲密。
如果按照朝堂上群臣和皇帝的关系挂个圈子,那国戚毫无意外,当在最中心的圈子之中。
故而朱由检安排了锦衣卫暗中收集了下国戚们的资料,想看看谁能扶持起来,却是不小心查到了自己岳父的黑料——
,!
嘉定伯周奎出身低微,之前是个在街上摆摊算命的神棍。
常年厮混在三教九流之中,因此性格小气吝啬,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
女儿嫁入信王府成王妃后,周奎顿时富贵了起来,便当即喊来人,对自己落魄时的仇人一一展开报复,并迅速的以“信王岳父”的身份,在地方上侵占起了田地。
等到朱由检登基为帝,周奎更是被眼前风光迷得找不到方向,天天摆着国丈的架子,开铺子占田地,家里的几个儿子也有样学样,一个个欺男霸女起来。
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发展的太厉害。
因为朱由检并不是一个看身份下筷的人。
他的确喜爱尊重周氏,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全然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