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吴越争霸 (第7/10页)
射再来攻打,就赶紧修筑堡垒,加强防守。
荀跞对韩不信、魏曼多说:“赵氏是晋国六卿之长,荀寅和士吉射没经过国君的同意,就擅自去攻打赵氏,这晋国的政权恐怕要落到他们两家手里了。”韩不信说:“那我们就以挑起祸端的罪名,把他们两家都赶走。”于是三个人一起去见晋定公,各自带着自己家族的士兵,陪着定公去攻打荀寅和士吉射。荀寅、士吉射拼命抵抗,可还是打不过,士吉射还想劫持定公,韩不信韩不信人在城里大喊:“范氏、中行氏谋反了,要来劫持国君!”城里的老百姓都相信了,纷纷拿着兵器出来保护定公。三家借着老百姓的力量,把范氏、中行氏的军队打得大败。荀寅、士吉射没办法,只好逃到朝歌,在那里反叛晋国。
韩不信对定公说:“范氏、中行氏是这次祸乱的罪魁祸首,现在已经被赶走了。赵氏世世代代对晋国都有大功,应该恢复赵鞅的爵位和官职。”定公本来就没什么主意,听韩不信这么说,就答应了。于是定公把赵鞅从晋阳召回来,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官职。梁婴父想代替荀寅当卿大夫,荀跞就跟赵鞅商量。赵鞅去问董安于的意见,董安于说:“晋国现在的问题就是政权分散,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祸乱。如果让梁婴父当卿大夫,那就相当于又多了一个荀寅,这可不行。”赵鞅听了董安于的话,就没答应梁婴父。
梁婴父很生气,他知道是董安于坏了他的好事,就对荀跞说:“韩、魏两家都和赵氏勾结在一起,我们智氏的势力就孤单了。赵氏能这么厉害,全靠他的谋臣董安于。我们为什么不把董安于除掉呢?”荀跞问:“怎么除掉他呢?”梁婴父说:“董安于私自准备兵器和士兵,才导致了范氏、中行氏的叛乱。要是论起谁是祸乱的根源,董安于就是罪魁祸首。”
荀跞听了梁婴父的话,就以此为理由,去责问赵鞅。赵鞅很害怕,董安于却坦然地说:“我以前就说过,愿意以死来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现在我死了,能换来赵氏的平安,死也比活着强。”说完,董安于就回到家里,上吊自杀了。赵鞅没办法,只好把董安于的尸体摆在大街上,让人去告诉荀跞说:“董安于已经认罪自杀了。”荀跞这荀跞赵鞅结盟,保证以后不再互相伤害。赵鞅心里很感激董安于,就在家里偷偷地祭祀他,感谢他的功劳。
荀寅、士吉射在朝歌守了很久,那些背叛晋国的诸侯,都想借着他们的力量来对付晋国。赵鞅多次带兵去攻打他们,齐国、鲁国、郑国、卫国都派使者送粮食和士兵去帮助荀寅、士吉射,所以赵鞅一直没能打败他们。直到周敬王周敬王,赵鞅联合韩、魏、智三家的军队,一起攻打朝歌。荀寅、士吉射打不过,就逃到邯郸,后来又逃到柏人。没多久,柏人城也被攻破了,他们的党羽范皋夷、张柳朔都战死了。
豫让被荀跞的儿子荀甲抓住了,荀甲的儿子荀瑶向父亲请求饶了豫让,荀跞答应了,于是豫让就成了智氏的臣子。荀寅、士吉射没办法,只好逃到齐国去了。荀林父传了五代到荀寅,士蔿传了七代到士吉射,他们的祖宗以前都是晋国的重要大臣,可到了他们这一代,因为贪婪专横,最后落得个家族灭亡的下场,真是让人叹息啊!晋国的六卿从此就只剩下赵、韩、魏、智四家了。这是后话。有个诗人写了一首诗说:
六卿相并或存亡,总是私门作主张。
四氏瓜分谋愈急,不如留却范中行。
周敬王二十六年春天二月,吴王夫差守孝三年期满,早就想找越国报仇了。他在太庙祭告祖先后,就发动了全国的军队,让伍子胥当大将,伯嚭当副将,从太湖沿着水路去攻打越国。
越王勾践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准备出兵迎战。大夫范蠡站出来说:“吴王夫差因为祖父阖闾被越国杀死,一直想着报仇,这三年来,他一直憋着这股劲儿,士气很旺,我们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