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2页)
在银井湾都是这百十来户人家,除了家族和亲戚关系也还有其他的关系,在生产队长家里坐着的人也许就有人在自己家里等着的。农村田地私有化是自古就有的事,只是到了解放后,才有了大队和生产队这样集体,在当时生产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集体力量是很有作用的,远的不说,就单单是银井湾的溪水要筑个堤坝,换做是以前可能就是大事了,甚至是很有钱的人家才有这样的财力,但有了生产队,所有的社员在农闲时候的奋斗,也许就不算是很大的事了,也就是在农业学大寨的那几年,银井湾的溪水上多了好几座堤坝,开挖了很多的引水渠。在坐的除了陶宽爷爷,其他的人都因为那时候自己还小,没有切身体会到土地在个人手里的感受,现在要把生产队里所有的土地都分到个人手里去耕种,有些措手不及。每个人都是靠着土地来养活自己的家人,真要是分得差点的土地,换做谁心里都不太舒服。生产队长的意思,先有个大概,也按照自己想法把生产队里的田分成了家三四个批次,这样似乎才合理些。但想着这个事是第一次做,还是有些力不从心,虽然嘴里不说:先定个基调让大家去讨论,但实际上还是有着这样的想法。生产队长说完,也就让大家先散了,都回去想想再说。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即使是自己的本家或者是亲戚问起来也好说话。于是在生产队长的建议下,大家都散了。出了生产队长的家门,月光很淡,自己很偏西,夜深得有些让人困。陶宽爷爷即使是下午睡了那么久,到了这个时候也难免有些乏了。巷子里的人家除了生产队长家里还有个灯光,其他的人家都漆黑一片,陶宽爷爷凭着自己对于路的熟悉,加上微弱的月光还是走到了家里。回到家里的陶宽爷爷试着轻轻推了一下大门,大门是虚掩着的,也就是随手一推,大门留给推开了,厅堂里的煤油灯还是亮着的,家里这个习惯很好,只要是家里有人还没有回家,厅堂里的煤油灯是不吹灭的,就是让晚回家的人有个亮堂的家。陶宽爷爷随手关好大门,就去吹灭煤油灯,这才摸黑走回自己的房间。家里是熟悉的,走几步有门槛,走几步能到自己的床前,陶宽爷爷都有自己的步数。厅堂里的煤油灯放位置是固定的,谁都不会随意端走厅堂里的煤油灯,大家都有可能应急。摸到床前的陶宽爷爷,没有去点自己房间里的煤油灯,而是脱了衣裤就直接睡了。因为太困了,陶宽爷爷没有过多的时间想晚上的事,不久便响起了鼾声。夜真的很深了,深得让银井湾里的狗都没有了太多的叫声。陶宽爷爷早上是被林家的男人给叫醒的,陶宽爷爷没有恼怒,也是起身就从后门给打开,让林家的男人进到自己的房间。外面还是麻麻亮,也许是老人的觉少,睡个几个小时就能缓过来,陶宽爷爷把林家男人带到自己的房间里,随手把一把椅子递到林家男人手里,林家男人没有太多的礼让,直接开口问陶宽爷爷:你昨晚几点回家的?陶宽爷爷摇摇头:不太清楚了,本来就有些困,加上没有计时工具,是不能具体记到是几点散了的。林家男人接着说:你走后不久,我便开到你家,看看你是不是也被生产队长给叫去帮忙了,这也是我自己估计的,凭着你在生产队里的声望,生产队长还是会让你去参加这样的会议的,到了你家也证明了我的猜想,你确实是去了生产队长家里,侄媳妇也给我倒了茶水让我等会,我坐了一会,还是先回去了,早上早点过来问下还是可以的,这不一大早就过来问了。说句不体面的话,我昨晚是几乎都没有睡,我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家里的孩子多,就我一个人做,虽说大的孩子能帮着我了其他的孩子也得让他去学校里读几年书吧,栽下去的禾苗不知道哪株禾苗好,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但能不落埋怨才是真的,我也不想老了的时候才被孩子埋怨,所以都得让他们去上几年学。林家男人说到这里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本来做事的人少,吃饭的人多,还得供他们上学,生活的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