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作之合 (第1/2页)

又两日,庚戌。

金匮当值,吉。

宜嫁娶、祭祀、出行、交易、破土。

申未。

高天上流云。

未央宫雍门外,一骑怡怡然出现,在午后阳光投射崔巍宫墙的巨大阴影映衬下,显得非常渺小。

骑者缓缓走近,马上的儒生一袭青衫,年近五旬,浓浓书卷味中掩不住干练和英武之气。他是曾以大将军身份平定“七国之乱”,因功封“魏其侯”的前太子太傅、前丞相窦婴,字王孙。

现在的窦前大将军信马由缰,任着马蹄滴滴答答敲击石板路,身子随势而动,若有所思。

青石板的大路一直伸展向前,前方出现了一条大河——渭河。

这从远山岩缝中渗出的山泉,一点一滴聚成涓流,万千淙淙小溪终于汇出眼前这滔滔碧波。窦婴暗叹它从鸟鼠山上冲沟越壑下来,也曾经有着夹泥带沙的磅礴气势,但百转千回到了这八百里秦川,锐气已然尽失,只能静静流淌着灌溉万顷良田——只有在夏季暴雨之后,浊浪排空,决堤毁岸之际,才会现出它原本狰狞面目。

微风鼓动细浪拍打着岸崖,汩汩作响,清脆悦耳。但此时窦婴耳畔轰响的却是另一个声音:内侍宦者沿街牵声摆喉,尖声宣读诏书:“有命即集,天作之合!吉时庚戌酉正。武安侯田丞相蚡联姻燕王府翁主,诏召宗室及住京列侯、文武官员,前与同贺。"

现在的窦婴正是奉诏往丞相府赴婚宴,他努力摇了摇头,似乎可以把那烦人的声音摇落一些。

夕照下,河水波光粼粼,岸边都是槐树,可惜此时花期已过。窦婴吃过那槐花,是真正的美味,不论是丰年还是歉年,捋上一把白白的槐花,和糙米放在一起蒸熟,那种香甜的味道可以传到整个街市坊间。

深呼吸江风送来的水汽混合着沁人心脾的微微草木清香,窦婴心怀略畅。抬眼遥望河对岸,那边是曾经无上繁华的秦宫,被一把大火焚毁后的遗址如今只剩黑黝黝的残垣断壁,巨大的烂尾工程萧瑟耸立在风中。窦婴不禁回头仰望未央宫那高耸入云、威严肃杀的围墙,嘴角露出一丝哂笑。

窦家的窦老太后曾经是帝国的实际掌权者,而窦婴也曾经是窦家风头最劲的后起之秀,当年因功封侯,拜大将军,还当上太子的老师,一时风光无俩。虽然后来换了太子,到新帝登基勇猛精进,窦婴仍受重用。奈何奉行黄老之术的老太后与小皇帝政见相左,硬是罢黜了一众支持皇上的儒士,要不然窦婴说不定还在丞相位上呢。

老太太登仙数年了,皇上熬到亲政,开始全面施展自己的抱负。窦婴回想几个月前皇上特意宣召自己进宫,在宣室殿上君臣彻夜长谈。皇上虚心请教行军布阵、兵种搭配、后勤保障等诸多兵家相争的细节。好在老窦早年亲历战阵,统领过全军,各项窍门成竹在胸,自然腹有经纶,又特意认真地讲解,小皇帝有时侧耳聆听,又有时翘臀半起倾向窦婴询问,不时点头认同。

两人越讨论兴致越高,越比划越投入,不知不觉地把几案上的竹简、陶杯都拿了下来,在席上当起了围墙、据点,论攻说守,君臣二人,入情忘倦,竟至夜色阑珊。未了,意犹未尽的皇上从坐席上爬起,窦婴也赶紧起来。

“月前上郡太守、渔阳太守奉诏回京,现在担任未央宫、长乐宫卫尉,随时予朕参谋,朕对胡人的情况清楚了许多。”年轻的皇帝说道,“昨天雁门尉使也到京城准备述职,所谓知己知彼,咱们了解的越多,朕就越有把握。”

皇帝所说的上郡太守,名李广,骁勇绝伦,尤其擅长骑射。而渔阳太守程不识,治军严谨有方,更是未尝败绩!现在两人王命急宣,窦婴隐隐约约感觉皇上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皇帝继续说:“以前呐,我以为你们不及我,但是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