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的绸缎店。
喝了好几开茶,烧了许多香烟,谈了许多话之后,我们疲倦起来,离开座位,沿楼窗走走。走到楼的那一角,靠在窗沿上眺望一下。我惊奇了:为的是望见那三层楼洋房的最高层的窗子开着,而窗子里面露出青天。几根电线横在这屋的背后,其一部分显出在窗子里。一只鸟飞翔在这屋的后面,我也看见它从窗子里面飞过。我不期地叫出:
“咦!绸缎店里而几时火烧了?”
我的朋友不解我的意思,但抬头四望,找求火烧的烟气。经我说明,他才一笑答道:
“他们的洋房是假的呀!这原来也是一所旧式房子。后来添造了一个洋式门面,和一个‘假三层楼’。外面看看神气十足,其实里面都是破房子。而且这三层楼只有一堵壁,壁的后面是天空,那些窗都是装装样子的。你在街上走时被它欺骗了,瞻仰这三层楼,还以为里面有着洞房清宫。现在被你看破了,也算是它的不幸!哈哈!”
我听了恍然大悟。重新眺望。观察了一会,不禁大笑,又重有所感。我每见商店的报纸上,刻印着“本号开设某地某街,坐北朝南,洋式门面便是”等字样。这绸缎店真正只有一个“洋式门面”,其营业手段可谓极精明而最经济了!但我不得不为建筑艺术及人心深痛地惋惜:有人说,西洋文明一入中国便恶化。这个“假三层楼”可说是这句话的一个最极端的证例。有人说,“市容”是民心的象征。这个“假三层楼”具象地显示了当地人心的弱点!
中国式的建筑,西洋式的建筑,各有其实用的好处,各有其美术的价值。就实用说,中国式建筑宽舒而幽深,宜于游息。西洋式建筑精致而明爽,宜于工作。就形式(美术)说,中国式建筑构造公开,质料毕显,任人观览,毫无隐藏及虚饰。故富有“自然”之美。西洋式建筑形状精确,处处如几何形体,部署巧妙,处处适于住居心情,故富有“规则”的美。物质文明用了不可抵抗之力而闯入远东,为了生存竞争,我们不得不接受。旧有的建设,有许多不得不改变,以求效果的增大。建筑,尤其是工商业的建筑,为了工作能率的增加,就自然地要求洋式化了。然而,前面已经说过,一切两洋文明一入中国便恶化,西洋建筑术入中国,也逃不了这定例。大都徒然模仿了洋房的皮毛,而放弃了中国房子所有的好处。墙壁一碰就裂,地板一踏就动,天花板一下雨就漏,“四不灵”①一用就不灵……。而且坍损了难于修理,甚至至不可收拾。记得往年有一次,我经过所谓“洋房”的建筑工场,看见工人们正在那里做水门汀柱子。我站着参观一下,但见他们拿着畚箕,把东西倒进儿根细铁条围成的柱骨里去。细看倒进去的是什么东西,一半是小砖石,一半是垃圾———香蕉皮和花生壳都有!他们将要给这些细铁条,小砖石,香蕉皮和花生壳穿上一件方正平滑的水门汀衣裳,当作一根柱子。我想:将来房屋造好了,人们坐在这柱子旁,犹如坐在固封了的垃圾桶旁呢!又有一次,我住了一所有抽水马桶的三层楼洋房。正屋旁边有小附屋,上两层是抽水马桶间,下一层是灶间。抽水马桶的粗大的铁管,通过丁灶间而入地,正靠在饭锅的旁边。据烧饭司务说,人静的时候,铁管小尿屎从三层楼落丁,其音历历可闻。从此“洋房”给了我一个不好的印象。但这回看到了这个丑恶的“假三层楼”,觉得前此之所见,还是可恕的了。
洋式门面(2)
这种“洋房”所以恶化的原因,并非专为廉价,西洋的农村不是有着很合用而美观的cottage〔村舍〕吗?主要的原因,实由于要“装场面”。我们中国有许多造“洋房”的人,其目的非为求其适于住居及增加工作能率,实为好新立异,欲夸耀人目,以遂其招摇撞骗之愿。同时又不肯或不能多出些钱。于是建筑工程师就迎合这般人的心理,尽力偷工减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