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谁之过 (第1/2页)

众人落座后,苏礼这才说道:

“列为大人,昨夜济县牢城发生的事情想来都知道了!

尧州出了叛贼余党的案子后,本官奉了朝廷之命,从京都一路赶来。

目的是依照旨意,将一干人犯押解京都由刑部审理,方才到得尧州就听说牢城囚犯越狱造反,

本官立刻带了刑部官差赶赴济县牢城,可已经晚了,不出半月,尧州恐怕要满朝侧目,震动天下了!”

“本官虽然人在刑部当差,可也还挂了个刺史的虚名,如今出了这档子事,本官倒要请黎大人给大伙儿一个说法!”

众人听得这话,再联系到剿匪结束后,黎统勋这个尧州刺史府副官,竟然立即参了主官苏礼一本,

此事出了岔子,只怕这苏礼要公报私仇,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黎统勋见苏礼今日招来尧州要员,这是要当众给自己难看。

却丝毫没有惧色,站起身来向在场的官员抱拳道:

“列为同僚,昨夜济县牢城发生的事情想来大伙儿都知道了,可个中缘由恐怕得从头说起!”

“今年中阳节后,济县县令宋兴来报,中阳节前几天,有人到县衙指认城南观音巷高家是北晋安康王高恒后人,

还带来当年安康王府的家奴王麻子。

宋兴身为济县父母官,知道此事关系大淮安定,不敢随意下结论。

于是暗中调查核实,待高家家主高荃和女儿高盈盈的身份基本清楚后,才于中阳节当天到高府拿人,

在高府内发现隐秘处供奉了安康王高恒和叛贼穆长春的牌位,于是将一干人犯全部下狱,

后经过逐一审讯,高荃及其女高盈盈也已招供,承认了北晋安康王府后人的身份。”

“县衙才将这件事形成奏章,并报了刺史府,县衙上报奏章时,钱长史和周司录也在场,

拿获北晋余党是大功一件,下官想堂堂刺史府怎可与县衙争功,于是让宋兴以县衙的名义由刺史府审核加印后上报朝廷。”

“按照大淮律法和惯例,朝廷对于这等案件,一般会发明旨,让地方将人犯就地正法。

但在朝廷旨意未到达之前,县衙只能严加看管,不敢私自处决人犯。

就这样刺史府和县衙一直等待着朝廷的旨意,也就是昨夜苏大人带回来的廷寄。”

“没想到贼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越狱造反,二十多名牢城守卫被杀。

宋兴等人带县尉署前往弹压,竟也以身殉职,县尉署官兵不得已,

只能奋力厮杀,将反贼尽数格杀,否则不知还要闹出什么事情来。

最后只剩下两名反贼被苏大人救下性命,就是高府的赘婿孟冉和随嫁高府的一名小丫头!”

众人听着黎统勋的讲述,不禁皱起眉头,苏礼和黎统勋两人果然不睦,这是将脏水往苏礼大人身上泼,

想让他落一个维护叛贼的罪名,但众人却不好明说,只得纷纷感叹叛贼凶残,为宋兴大人和郑二都统的死感到惋惜。

“宋大人素来勤勉政务,此番死于反贼之手,实在可惜!”

“这群反贼,真是阴魂不散,原本以为太行山被剿除,当能安生一段时日,没想到还有如此之多的漏网之鱼,,,,”

“咳咳,,,”苏礼听完黎统勋的禀告,觉得有些胸闷,起身说道:

“刚才黎大人说本官有意救了叛贼,那本官倒想问问黎大人,朝廷的旨意是什么?

是要我等将人犯押解京都,由刑部负责审讯定罪。

而人犯却在济县牢里不明不白的死干净了,本官觉得余党越狱这事有疑点,

有权再行调查,何况当今圣上和天后仁慈睿智,轻易不造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