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一个不留! (第4/4页)
单的。
现代输血为何不用这两种物质?因为会有损耗。
无论是木头还是竹子,都有渗透性,也就意味着,本该输血300cc的,结果却要抽取500cc。
众人听闻,腾瑞单于想了办法,也许可以让独孤邬牙苏醒,纷纷动手帮忙。
左酉和昆波,又爬到宋坤脚下,重重的磕头。
“谢,谢谢单于。”
宋坤则是一脸严肃的说道:“我事先说明,不一定能救回来,也许,只有百分一的机会。”
“哪怕是千分一,都要试一试!”左酉是看着病床上的独孤邬牙,说的这句话。
“我还要报恩呢,他不能死!”
......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一个重大问题出现了。
“谁来当输血者?”
傅医话音刚落,立即有不少人举手,表示愿意献血。
“且慢!”宋坤抬手,阻止了这场闹剧。
众所周知,血型共有6种基因型,其中表现型仅仅有四种,分别是o、A、b和Ab型。
还有两种稀有血型,如Rh血型,根据红细胞是否含有d抗原,又分为Rh阳性(含),Rh阴性(不含)。
还有一种超级罕见的小p血型,记录在案的,14亿人里仅有9人。
万物皆有规律,血型也成为了现代认亲的科学手段。
比如说,父母都是o型血,就不可能生出除了o型血以外血型的宝宝。
如果血型不匹配的话,会导致红细胞溶血,败血症等,是会死人的。
那么,在科技手段贫乏的古代,该如何验血呢?
就在宋坤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也许可以用滴血认亲的办法。
记得前世,那位当法医的三叔宋真说过:“古代滴血认亲用来验证血缘关系是不科学的,因为科学证明,只要是同型的血就能凝结。”
反过来推演,同血型的血液都能相溶,无关父母。
也就是说,只要能与独孤邬牙的血相溶,大概率就能匹配。
关于“滴血认亲”,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
其实吧,老祖宗还是聪明的,只要是亲生的,都有概率能相溶。
只不过,不是百分之百吧。
......
念及至此,宋坤马上组织起来,布置了一堆陶碗,在独孤邬牙身上放血。
“献血者,一一上前。”
“排好队,滴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