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唐盐政 (第1/4页)
河南濮州,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正在赶路。
“大兄,这趟咱能买到雪盐吗?”
“咱以前不都是去曹州鄄城县进货吗?这次跑沧州这么远干嘛?”
“你们俩懂个屁,没听说吗,黄老爷子来沧州做团练使了,咱们不找他进货,找谁?”
“啊?黄老爷子投了官府了吗?”
“什么投了官府,你们懂个屁?现在黄小郎君是河南道盐铁院院使,咱这私盐买卖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干了!”
“哈哈,那感情好,这刀头舔血的买卖总是让人提心吊胆的,现在能光明正大的干还真是托了黄家的福啊。”
“是呀,还是这雪盐买卖好,从曹州运到东都就有一倍的纯利,要是能运到山南道就有两倍的纯利,还不用跟官府打死打生,咱这一辈子就没有干过这么轻松的买卖。”
“可惜的是,去曹州进货的太多,排队时间太长,这次咱直接来沧州,听说黄家要在沧州建了个大盐场,以后就不缺盐了!”
“那干嘛不去淄州,淄州不是更近吗?”
“听说黄小郎君为了平李同捷叛乱,给沧州运了一大批雪盐,而因为李同捷叛乱的原因,这批雪盐还一直没有发售,所以……”
“是呀,这雪盐好是好,就是太紧俏了,去哪买都得排队,上次在曹州排了一个月才买到一千石。”
“哎!大兄,你说这矿盐不是有毒吗?黄家怎么就能用矿盐制成雪盐呢?”
“我哪知道?我要知道咱兄弟们不就富可敌国了吗?”
“那黄小郎君可真是神仙中人,先是用矿盐制出了雪盐,听说这次要直接在海边晒盐,以后就再也不缺盐了!”
“大兄又在说笑,那么多百姓吃不上盐,这盐啥时候能不缺?”
“听说沧州的盐场一年产盐一百万石,以后这盐还真就可能不缺了。”
“这么多盐,价格会便宜一些了吧?”
“嘿嘿,黄老爷子早就放出话来了,不会比咱们从亭户手中收盐的价格高,最重要的是不限量。”
“啊?那这盐的价格不是得大降?”
“你懂个屁,这盐价要是降下来了,全国的私盐买卖都是咱们的,只有河南道的盐价低,其它地方的盐价可高啊,咱只要从河南道进盐,卖到其它地方那就有赚不完的钱!”
“啊?哈哈!大兄说得对,咱这买卖前景光明啊!”
“要是这样的话,咱还留着那些亭户干嘛?不如就交给黄家,咱老老实实贩盐得了,要是海盐制出来了,咱还从亭户手里收盐干嘛。”
“是呀!这雪盐是精盐跟亭户制的粗盐不冲突,但是如果海盐也制出来了,亭户们制的粗盐就没了销路了,听说淄州和曹州的亭户们已经不制盐了,都干起采盐矿的伙计,现在旱涝保收,还不用受官府盘剥,日子过得好多了。”
“嘿嘿,这次咱去沧州找黄老爷子谈谈,请黄家在濮州也开个盐矿,咱也给自家亭户谋个出路不是?更何况要是濮州也有盐场……”
“哈哈!还是大兄聪明,以后咱守着盐场,这雪盐买卖还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过濮州有盐矿吗?”
“嘿嘿,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偷偷跟你们说啊,这次黄小郎君做了河南道盐铁院院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到叶县(后世的\"中国岩盐之都\")去勘探盐矿,这叶县离濮州可就不远了。”
“啊!那感情好,走!赶紧走!咱这就去拜见黄老爷子!”
三个青年领着自己的商队加快了步伐,这三个人就是唐末着名的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尚君长和尚让。
如今他们才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闯荡世界的好时候,私盐买卖的广大前景刺激着他们踏上了无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