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四 (第2/10页)
in g) 竮 (p in g) ,寄食普陀。不意阁下,以宿承佛嘱,乘愿再来,得儒佛之心宗,穷性相之秘藏,遍参缁素,力修净业之出格豪杰,过量大人。乃不耻下问,询于刍 (ch u) 荛 (r áo ) ,而过为谦誉,令人无地容身。设大地有缝,当即彻底深入,何敢仰答。
捧起您文采斐然的来信,实在深感惭愧。我幼时失于求学,长大了一无所知,一个人在他乡,于普陀山挂单。不料阁下您,以过去世承受佛陀的咐嘱,乘愿再来,得儒家、佛教的心法宗旨,穷尽事物本质和表象的秘藏,遍参僧俗高人,力修净业的杰出英豪,雅量君子。却能不耻下问,询于我这样草野浅陋之人,而您如此自谦赞他,令人无地容身。假设大地有缝,当立即彻底深入,怎么敢抬头作答。
继思阁下学问如是之博,见地如是之高。如斯数则,义甚浅近。岂真怀疑不决哉。殆欲发起同人耳。阁下既以了知为不知,(不慧)不妨以无知为有知。因即据款批判,随语剖析。非敢效老吏之断狱,不过如课士之纳卷耳。所陈菲词,详列后幅。其当与否,祈垂麈 (zh u) 政。
继而想到阁下您的学问如此渊博,见地如此的高超。如信中的几个问题,义理很是浅近。哪里是真的怀疑不决呢?大概是想要发起大家的正见罢了!阁下您既然以了知为不知,我不妨以无知为有知。因此就一条条的评论,随文剖析。不敢效法很有经验的官员似的来审断案件,不过如同科考之人交纳考卷罢了。所说浅见,详列如下。其中得当与否,请您不吝指正。
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
念佛虽然贵在心念,也不可以废除口诵。因为身口意三业互相帮助。如果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也难得到真实的利益。世上举重物的人尚且需要口中出声相助,何况打算摄心来证三昧的人呢?
所以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德谓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耳。而具缚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礼诵之力,则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所以《大集经》说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代大德说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而且具缚凡夫的心多数昏沉或散乱。如果不假借身口礼诵的力量,那么想得到一心不乱,是没有途径可达到的。
实际理地,方无生灭。佛事门中,何一非生灭法乎。等觉菩萨,破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秘藏,亦不出于生灭之外。是生灭乃生死之根,亦菩提之本,视其人之所用何如耳。
实际真如理地,方才无生无灭。佛门自修化他的事业中,哪一法不是生灭法呢?等觉菩萨,破除四十一品无明,证得四十一分秘藏,也不超出于生灭之外。生灭是生死的根本(菩萨的生死是变易生死,而不是我们所理解凡夫的分段生死),也是菩提的根本,要看个人如何运用罢了。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将背离觉性而合于六尘的生灭,转而成为背离六尘而合于觉性的生灭,以期望证得不生不灭的真如佛性啊!
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执定此义,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执定此义,以教中下根人,则阻人胜进不浅。何以故。以彼必以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
念念在净土,方可以往生,这是上品往生者的身分。如果认定这个道理,来自己求上品上生,这是大好事。如果强认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