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袁谭势力的稳固与扩张前奏 (第1/2页)

建安十二年春,历经两年蛰伏,袁谭在幽州苍岩郡的势力渐趋稳固。积雪消融,大地复苏,袁谭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田地里忙碌耕种的百姓与正在操练的士兵,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但他深知,距离能与曹操抗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春耕时节,为确保粮食产量,袁谭决定亲自下乡考察农事。他带着几名随从,骑马来到城外农田。田间,百姓们正弯腰劳作,播撒种子。袁谭下马,走到一位老农身边,接过锄头,说道:“老人家,我来帮您。”老农认出是袁谭,惶恐不已:“主公,使不得啊!”袁谭笑道:“无妨,我也想为百姓出份力,看看今年的耕种情况。”

劳作间,袁谭与老农攀谈起来:“老人家,今年的种子可够?灌溉水源如何?”老农连连点头:“多谢主公关心,种子足够,您让人新修的水渠,也让地里的水充足得很。就是这农具,有些陈旧,使得费力。”袁谭记在心里,回城后立刻召集工匠,下令打造一批新农具,分发到农户手中。

在稳定民生的同时,袁谭也没有放松军事训练。他命赵刚加大对新兵的训练强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清晨,士兵们在号角声中起床,进行长跑、格斗、射箭等训练。赵刚亲自示范,对每个动作都要求严格。“战场上,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丧命,大家务必认真对待!”他大声喊道。

一次训练中,袁谭前来视察。他看到一名士兵在射箭训练中总是脱靶,其他士兵都已熟练掌握,而他却满脸沮丧。袁谭走到他身边,轻声问:“怎么回事?别灰心,慢慢说。”士兵低着头说:“主公,我总是掌握不好力度和角度。”袁谭拿起弓箭,亲自示范:“你看,要稳住身体,拉弓时手臂用力均匀,瞄准目标后,再果断射出。”在袁谭的指导下,士兵终于射中靶心,脸上露出了笑容。

此时,左慈在军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不仅用术法鼓舞士气,还为袁谭出谋划策。一日,他对袁谭说:“主公,如今我军士气渐盛,但粮草储备尚需加强。周边山林中有不少野果、草药,可组织士兵采集,既能补充物资,又能锻炼他们野外生存能力。”袁谭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士兵分组进山。

士兵们在山林中穿梭,寻找着野果和草药。他们相互协作,分享着发现的成果。一段时间后,军中仓库堆满了采集来的物资。这些物资不仅解决了部分粮草问题,还通过与周边村落交易,换取了一些急需的物品。

随着袁谭势力的发展,引起了周边郡县一些小势力的关注。其中,有一股以张猛为首的武装势力,占据着临近的一座县城。张猛听闻袁谭在苍岩郡的作为,心生敬意,决定前来拜访。

张猛带着几名亲信,来到苍岩郡。袁谭亲自出城迎接,热情款待。酒过三巡,张猛起身说道:“久闻袁公大名,今见袁公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实乃贤主。我张猛愿率手下追随袁公,共图大业。”袁谭大喜,起身握住张猛的手:“张壮士能来,实乃我之幸事。今后,我们一同为这天下太平而努力。”

张猛的加入,让袁谭的势力进一步壮大。但袁谭也清楚,内部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他开始着手完善军队和地方的管理制度。在军队中,设立了军饷发放制度,确保士兵按时拿到军饷;在地方上,任命了公正廉洁的官员,负责管理百姓事务。

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袁谭决定对兵器进行改良。他召集军中工匠,研究如何打造更精良的兵器。工匠们日夜钻研,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艺。经过多次试验,他们改进了长矛的长度和韧性,使其在战斗中更具杀伤力;同时,对盾牌的材质进行升级,使其防护能力更强。

袁谭还注重情报收集工作。他派了大量密探,潜入曹操的领地,收集曹军的兵力部署、军事行动等情报。密探们扮作商人、流民,在曹操的地盘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