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烽火再燃,变局将启 (第1/2页)
在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后,三方联盟与曹操势力暂时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对峙期,但这平静之下,却隐藏着更为汹涌的暗流。
雍凉之地,庞统深知虽然暂时平定了羌胡的内乱,但仍需进一步巩固联盟在此地的根基。
他下令在各重要城镇设立学堂,不仅教授汉族文化知识,还专门聘请熟悉羌胡风俗的学者,为当地羌胡子弟讲解联盟的政策法规以及双方合作的益处,旨在从文化和思想层面促进民族融合,增强羌胡部落对联盟的认同感。
同时,庞统积极组织军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他亲自勘察地形,规划水利工程,招募了大量的工匠和民夫,日夜赶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雍凉地区的农田灌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粮食产量逐渐增加,不仅满足了当地军民的生活需求,还有余力储备起来以备战争之需。
在军事防御上,庞统根据雍凉的地形特点,重新调整了防线布局。
他在险要山口和关隘修筑了更加坚固的堡垒,配备了强弩暗箭等防御器械,并设置了烽火台传递信息系统,确保一旦有敌军来犯,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动兵力进行防御。
青州城内,袁谭在粉碎了世家的政变阴谋后,开始大力推行政治经济改革。
他首先对青州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削弱了世家在地方上的行政权力,将一些重要的官职任命权收归官府,选拔了一批有才能且忠诚于自己的官员担任地方要职,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在经济方面,袁谭鼓励商业发展,降低了商业税赋,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商人前来青州贸易。
他还组织人力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建立了一些冶炼作坊,生产兵器和农具,提高了青州的经济实力和军事物资储备。
同时,袁谭开始整顿军队,淘汰了一些老弱残兵,加强了士兵的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为了缓解与世家的矛盾,袁谭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策略。
他一方面继续打压那些顽固不化、企图再次叛乱的世家势力;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愿意合作的世家,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和荣誉职位,让他们参与到青州的建设中来,但同时也加强了对他们的监视,防止其再次生乱。
江东之地,周瑜在军事改革和内部团结取得初步成效后,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外交领域。
他深知,仅凭江东和三地联盟的力量,要想彻底击败曹操并非易事,还需要寻找更多的盟友。
于是,周瑜派遣使者前往南方的交州地区,与当地的割据势力进行接触。
交州地区地势偏远,资源丰富,但政治局势相对混乱。
周瑜的使者向交州的各方势力阐述了共同对抗曹操的利益所在,承诺若他们加入联盟,江东将给予军事支持和贸易优惠,帮助他们稳定局势,共同发展。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部分交州势力表示愿意考虑与江东合作,双方开始互派使者,进一步商讨合作细节。
同时,周瑜还密切关注着北方的局势。
他得知曹操在与乌桓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裂痕,于是周瑜决定派人暗中联络乌桓部落,向他们揭露曹操的野心和对游牧民族的压迫,劝说他们与三地联盟合作,共同对抗曹操。
乌桓部落虽然对周瑜的提议持谨慎态度,但也开始暗中观察局势,考虑自身的利益和未来的走向。
曹操在许昌得知派往三地联盟后方的特种部队失败,典满被俘后,大发雷霆。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打破僵局的决心。
曹操与谋士们商议后,决定改变策略,从内部瓦解三地联盟。
他开始在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