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后退几步 (第2/2页)
陆斯年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我觉得这还蛮有意思的,你呢?”
王翰林也跟着点点头,哈哈哈笑了几声:“还行,有陆兄陪着,倒也不枯燥。”
陆斯年突然心中有些好奇,于是问道:“王兄为何不在乎前程?”
赵翰林这般故意为难陆斯年和王翰林,对他们的前程可谓是重重设阻。
正常翰林的工作能极大地促进学问的增长。
像参与史书编撰,可接触海量珍贵资料,深入探究历史文化内涵。
但赵翰林安排陆斯年和王翰林去做的那些事,让他们把大量精力花在甄别字词正误,无暇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学问提升。
在翰林院中,学问是立足的根本,他们这样学问进展缓慢,同僚间难免会有闲言碎语,认为他们能力欠佳,难担重任,名声自然受到损害。
而且,因被琐事缠身,重要的学术机会也与他们无缘。
大型史书编撰这样荣耀且能提升学术地位的工作,他们只能望洋兴叹。
长此以往,在众人眼中,他们就沦为只能做边缘事务的翰林,而非能担当学术大任的人才。
在官场人际关系方面,赵翰林的刁难也带来诸多隐患。
表面上他们对赵翰林的安排只能服从,可这在其他同僚眼中可能被视作软弱。
如此一来,可能会吸引更多人对他们进行欺压或轻视。
,!
举荐升迁等关键环节,赵翰林若进谗言,仕途必然受阻。
同时,翰林院内人际关系复杂,他们被安排做低等杂务时,一些势力眼的同僚会逐渐疏远他们,认为他们不受上司待见,不值得交往。
这样,他们难以建立起人际支持网络,在古代官场,缺乏这种网络意味着信息交流不畅、互相举荐无望,仕途上更加孤立无援。
再者,从皇帝及朝廷重臣的印象方面来看,他们的前程也被蒙上阴影。
皇帝设立翰林院,期望翰林为朝廷的文化建设和政策咨询等贡献智慧。
陆斯年和王翰林忙于琐碎事务,很难有机会在皇帝面前展露才华。
例如皇帝偶尔召集翰林讨论时政或文化,他们因杂务羁绊,无法充分准备或根本没机会参与,皇帝难以注意到他们的能力,直接赏识和提拔自然无从谈起。
朝廷重臣也关注翰林人才以便为朝廷举荐贤能或为自己招揽势力,他们长期做低等活计,在重臣眼中就成了能力不足或不受重视之人。
像外交文书撰写这类需要展现才华和朝廷文化底蕴的重要事务,重臣们就不会考虑他们。
如此一来,陆斯年和王翰林在这重重阻碍下,实在难以在仕途上得到提升。
王翰林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看着陆斯年,反问道:“陆兄你呢?”
“我本就是瑞丰伯,现如今又是长公主之子,前些日子还被封了侯爷,自然不需要努力。”
说完,还戏谑地笑了笑,带着几分打趣的得意和炫耀。
王翰林先是一愣,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
随后,王翰林慢悠悠地说道:“我:()我在异世宠夫郎,科举又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