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光屁股下山 (第1/2页)
猪排眼睁睁地看见老催手里的日军九九式机枪打倒了三个日军。
这三个日军中枪的时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依次倒下。
剩下的那个日军从远处立即躲进了树丛里。
侧面杀出的喜娃听见了日军跳进树丛的声音,他立即冲了过去对着还没有站稳的日军就开了一枪。
火候拿捏的非常的到位。
他现在的样子就像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开枪一样。
猪排看见他们那种嗜血的眼神都看呆了。
两个人对着四个日军就敢冲上去,如果不是真的就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的心态的话,那真就是杀鬼子的高手。
两个向导聚集在日军身边,一个警戒一个搜索日军的弹药。
突然,最后一个日军突然从树丛里冲出来,他双手高举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嘴里发出了嚎叫声。
远处的猪排提醒喜娃。
“还有一个,当心!”
可是喜娃只是回头漫不经心地开了一枪,日军就被打中了大腿摔倒在地。
日军捂着腿哇哇哇地大叫,可是立即就被喜娃用卡宾枪的枪托给砸出了半个灵魂。
猪排倒吸了一口冷气,然后立即挥手命令其他人冲上去警戒掩护。
老催收集了不多的日军机枪弹药,目前想打游击的话,机枪最好用九九式,因为可以缴获七七机枪弹。
紧接着老催又把被击毙的日军的步枪弹药集合到一起。
“就这么点,日军一直没有接到补给啊。”老催把收集到的步枪弹药全都用一块布包了起来。
老催看了一眼猪排:“愣着干什么?赶紧搜刮完东西跑路啊,一会山上的鬼子见没有动静,再下来了不得活剐了你。”
猪排愣愣地点点头,立即又把刚才肉搏打死的鬼子的武器弹药装备全都收在了一起。
大飞看着日军的弹药盒,现在前面的弹药盒已经打空了,后腰上的一个也用的差不多了。
现在已经是属于弹药接济不上的情况了。
为什么这么说?
岛国30式陆军弹药盒(1897年是明治三十年而称之为30式),自从1897年定型以来几乎就没有过变化。
这种弹盒真的是丑陋至极且占地方。
由两个在身前的前盒和一个在身后的后盒组成,最初采用牛皮质地,那时候造出来确实是个好东西。
可是到战争后期由于资源衰竭,改用橡胶、帆布甚至硬纸板。
这种枪盒的使用是有讲究的,也就是说,是写进日军的军队条令里的。
弹药盒使用时穿在腰带上,盒盖上有皮拌可以固定在弹药盒侧面的金属扣上,以避免盒盖意外打开丢失弹药。
后盒还附带一个枪油壶。前盒每个可容纳30发子弹,后盒容纳60发子弹,共计可携带120发子弹。
注意,前后两个盒是不一样的。
三八式步枪子弹采用纸盒包装,每盒有3个5发桥夹,弹药前盒采取上宽下窄的梯形设计,目的是为了保证和子弹的包装一致。
前盒可以存放2盒包装15发子弹的纸盒。日军规定,战斗中必须先使用前盒子弹,要使用后盒的子弹必须得经过军官批准。
因此,大多数日军士兵的战斗弹药其实也只是两个前盒的60发子弹。
换句话说,日军步兵单兵装备里的弹药“后盒”实际是为了弥补后勤补给能力的不足,而选择由步兵额外承担负载的,这恰恰反映了装备水平的低下以及后勤能力不足。
因为决定单兵携带弹药量的不是什么装备、体力或者弹药携带方式,而是后勤补给能力,尤其是步兵师所辖辎重部队的运输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