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火车脱轨 (第2/4页)

听到这里,赵启山吓得不轻,自己赶紧要找地方躲起来,一会鬼子来检查就麻烦了。

车厢里要藏身,只能往棉被里面钻,帐篷叠得紧紧得,肯定钻不进去。打包的被子挪动一下,重新摆一摆,然后挤出来一条缝,赵启山便硬生生把身体挤了进去。

刚藏好身子,就听到上面有说话声,是日本兵在说:“这绳子断了,是被刀割断的。”

“这样,必须下去检查一下。”

“把刀拿给我!”

“拿支手枪吧?”

“哦,不能拿枪,在车里是不能开枪的,炸药一爆炸,你在上面,也要飞上天的。”

“这里太黑了,能不能把篷布再掀开一些?”

“掀开可不行,重新绑上很费功夫的,你就看看有没有问题,有没有藏人就行。不然你在下面点个火把吧。哈哈哈!”

“我出去再用火烧你屁股。”

两个鬼子说笑着,车厢内鬼子摸着黑,查看一下,没发现什么问题,自己也挤着爬了出去。

鬼子的对话,赵启山大致都能听懂。他自己都吃惊,自己的日语水平,怎么进步这么快呢。

赵启山在棉被垛里面,大气都不敢出,听到鬼子爬了出去,便关上手枪保险,拧下手枪上消声器,推开一个棉被包,身体也从棉被包垛中,艰难地爬了出来。

这时,就听到“咣当”一声,车厢与车厢连接声音。接着,车启动,前进一段距离,又开始倒退。时间不长,又一声响,不知道又挂上了什么车厢。赵启山待的车厢,来来回回几趟,最后,列车缓缓向前,随后越来越快。

赵启山悄悄地爬到篷布打开处,小心翼翼地探出半个脑袋,发现这趟列车,算上车头和拉煤的,有九节车厢。

自己炸药车厢前面那节,是平顶闷罐车厢,车厢顶坐了三个鬼子,穿着棉大衣,安装了特制的固定坐椅,这应该是俘虏车厢吧。

两节军火弹药车厢后,是车尾守车厢。

车头和煤车之后,有三节车厢,赵启山判断,前头三节车厢,应该有张银龄。很可能是前后两节警卫,中间夹着张银龄的专车。

赵启山不敢把身子探出来,只敢探出半个脑袋,一双眼睛搜寻着列车的情况。

在一处下坡大转弯,赵启山突然看到前面同方向,有一辆轨道铁甲车,这让赵启山大感意外。按道理,巡道铁甲车,不应该在列车前面巡逻,而应该是在两趟列车之间,并且有很长时间不过车时,才出来巡道。在列车前面巡逻,如果铁甲车坏在路上,通知不及时,后面的列车,很容易撞上前面的铁甲车。

赵启山思索一阵子,猛然间开了窍:对日本鬼子来说,这是一段危险区域。很可能抗联曾经、或多次,在这区域伏击过鬼子列车。

那么,抗联会怎样袭击列车呢?前面的那辆铁甲车,有旋转炮塔,配备机关炮,各个方向多挺重机枪和轻机枪,火力十分强悍。

铁甲车既可以像列车那样,在铁轨上高速行驶,又可以像公路汽车那样,在前方道轨被破坏后,较短距离刹车停下来。

赵启山给玉河魏政委发过电报,从与他们交谈中,知道南满独立支队的活动范围。这里,已经是他们活动的边缘地带,再往前走,将离开山区,进入平原,独立支队若动手,在这个区域的可能性很大。

不管抗联如何行动,战俘列车上面的鬼子,必须提前干掉。

想到这里,赵启山决定动手。如果抗联没有在这里行动,那他自己将做两件事情:一是打开战俘车厢门,让战俘想跑则跑,能跑出去多少算多少。二是独自刺杀张银龄,能一枪结果了这老贼,那再好不过。否则,几颗手榴弹扔进去,炸不死他,也能炸伤他,给他留点印记。然后自己跳车,向山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