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波波维奇的砍鲨战术 (第1/2页)
5月1日,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的康塞科球馆内,篮网队和步行者之间的g6战火重燃。
步行者众将想要一鼓作气的将本轮的比赛定格在g6;而篮网队的球员们则是想将这个悬念带回新泽西的大陆航空中心竞技场。
篮网队的气势很足,由于这是命悬一线的生死战,所以他们背水一战,在上半场就建立了14分的领先优势。
在中场时,步行者队的学院派名帅里克·卡莱尔在更衣室里怒骂了步行者的球员们一顿,这群骄兵悍将们才终于清醒过来,虽然他们手里握着两个赛点,但是一旦比赛被拖进抢七,那么他们晋级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连续两年倒在首轮,还都是篮网队的手下……这让步行者的暴徒们想都不敢想。
于是他们在第三节将对手的比分限制在17分,而己方得到30分,将分差追到2分。
末节决战时你来我往,贾森·基德不断的助攻队友禁区起飞,肆虐对手的篮筐;雷吉·米勒也连续命中续命三分,以防被篮网队一波流带走。
但是步行者还是棋差一招。
贾森·基德、基特尔斯和肯扬·马丁分别在最后时刻站了出来,尤其是基特尔斯,总是能甩开雷吉·米勒的缠绕,在外线接到基德的传球打进回应三分。
反观步行者,只有哈灵顿在最后两分钟里连续追分苦苦支撑,尔阿泰斯特、小奥尼尔和米勒三巨头就好像隐身了一般,眼睁睁的看着胜利被篮网队夺走。
109-103,基德用一份24分8篮板18助攻的标准“基德式数据”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将比赛拖进了抢七大战。
……
“东决预演”刚唱罢,“西决预演”就登场。
哪怕对手拥有顶级内外得分手“ok组合”,马刺队还是把这场比赛打成了防守大战。
波波维奇给鲍文今天下达了死任务,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掐死科比这个外线得分点,不然马刺队就别想赢。
而内线的大卫·罗宾逊拼了老命也要拖住奥尼尔,甚至不惜用上“砍鲨战术”。
一旦邓肯无法及时和罗宾逊形成包夹,且奥尼尔在自己最舒服的位置接到球时,啥也不要说,赶紧抱住,直接犯规,这个赖皮的战术对于奥尼尔来说简直无解。
“砍鲨战术”由小牛队主教练老尼尔森发明(或者说发扬光大的),即采用犯规战术对付奥尼尔,减少“鲨鱼”投篮命中的机会,很多球队会通过对奥尼尔无球犯规,将他送上罚球线。但是非关键时刻为了控制犯规,波波维奇在奥尼尔有球的时候才会指挥球员们对他犯规。
由于罚球是奥尼尔的“死穴”,所以“砍鲨”后,他虽然获得了罚球的机会,但是命中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收益远远大于让他直接得到两分,砍鲨这个词在奥尼尔在ncaa打球时就有媒体报道。
联盟中这个战术还处在方兴未艾之时,通常的做法是向场上罚球最糙的人犯规,不管球在不在他手上。
但是当对一个兼备天使般的才华和魔鬼般的罚球的巨星进行这种所谓的“无球”犯规(the off-the-ball foul rule)时,这个战术最终成为了联盟中的一个问题,而这位巨星就是大名鼎鼎的威尔特·张伯伦(wilt chaber)。
张伯伦的伟大和绝对的统治力让他顺理成章地成为比赛最后胶着时场上的重要球员,而同时他那灾难性的罚球(职业生涯平均51)也让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对手故意犯规的首要目标。
每当张伯伦进入无解状态时,绿凯的“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就会随手点指一个替补登场去专门负责犯规。
就连张伯伦自己都因为对手把他送上罚球线的渴望而不太情愿上场,这一切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