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台湾之行 (第1/2页)
台湾之行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四海初定,可那孤悬海外的台湾岛,却如梗在喉,始终让康熙皇帝难以释怀。他深知,台湾若不能归复,大清的海疆便永无宁日,江山一统更是无从谈起。于是,在反复斟酌思量之后,康熙将目光投向了足智多谋、机灵百变的韦小宝,委以他出使台湾的重任,期望他能深入虎穴,探清台湾的虚实,寻觅那统一的良机。
韦小宝领受旨意,不敢有丝毫懈怠,即刻收拾行囊,踏上了这充满未知与艰险的旅程。乘船破浪,历经数日颠簸,终于踏上了台湾的土地。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码头上人来人往,搬运货物的苦力们光着膀子,喊着号子,大汗淋漓;商人们则穿梭其中,或清点货品,或与水手讨价还价,热闹非凡。然而,在这看似寻常的繁华之下,韦小宝却敏锐地察觉到了暗藏的戒备。那些眼神犀利的守卫,悄然在人群中巡逻,手中的兵器在日光下闪烁着寒光,只要稍有异动,便可即刻发难。
迎接的队伍里,郑克塽一身华服,锦缎之上绣满金线花纹,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彰显着他尊贵的身份。他身姿挺拔,面容英俊,却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高傲,眼神中透着对韦小宝这个“外来者”的审视。虽拱手行礼,动作看似恭敬,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以及难掩骨子里的疏离,都让韦小宝心中暗忖:这公子哥看着年轻气盛,怕是不好对付。面上,韦小宝却堆满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驱散阴霾,让人如沐春风:“郑公子客气,能来宝岛见识,是我韦小宝的福气。”声音爽朗,透着真诚,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
初入台湾府,寒暄过后,便是一场场暗流涌动的筵席。宽敞的宴会厅内,灯火辉煌,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又一桌。酒过三巡,郑克塽等人言语间尽是对台湾现状的粉饰,大谈海疆安宁、百姓富足,言辞间绘声绘色,仿佛这台湾就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意图让韦小宝相信台湾无需外力,自成乐土。韦小宝嘻嘻哈哈,插科打诨,一会儿讲个京城的奇闻趣事,逗得众人哈哈大笑;一会儿又佯装醉态,说错几句酒话,让气氛看似更加融洽。可他的脑子却飞速运转,如同敏锐的猎手,在这欢声笑语中收集着有用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言语的背后深意,他都默默记在心中。
与此同时,他牢记天地会兄弟的安危,深知自己身为天地会青木堂香主,肩负着重大责任。趁着夜色掩护,他悄悄与潜伏在台的天地会成员联络。在昏暗的小巷里,他们低声交谈,声音细微如蚊蝇,生怕被人察觉。韦小宝仔细询问岛上势力分布,从官府的兵力部署,到民间的帮派纠葛;从地方豪强的势力范围,到江湖隐士的藏身之处,事无巨细,一一摸清。这些情报,犹如珍贵的拼图碎片,一旦集齐,便能为天地会在未来的变局中谋出一条后路。他深知,一旦局势有变,这些情报将是天地会弟兄们的救命稻草,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一次偶然,韦小宝结识了冯锡范。此人号称“一剑无血”,在江湖上威名赫赫,光是名号便能让人闻风丧胆。初见时,冯锡范一袭黑袍,身形挺拔如松,负手而立,眼神冷峻似冰,透着阴狠,仿佛能看穿人的心思。他微微仰头,鼻孔都似要朝着人,皮笑肉不笑地开口:“韦大人,听闻你在中原混得风生水起,今儿个可算见着了。”那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几分试探,让人听了心里极不舒服。韦小宝心中一凛,知晓此人绝非善茬,嘴上却打趣:“冯大侠大名如雷贯耳,我这小人物,能入您法眼,真是祖上冒青烟咯。”一边说,一边还夸张地拱手作揖,模样滑稽,引得周围人一阵轻笑,巧妙地化解了初见的尴尬。
相处下来,二人明争暗斗不断。冯锡范有意无意在众人面前展露武功,或是轻轻一挥手,便能将一块巨石劈成两半,碎石飞溅;或是拔剑出鞘,剑势如虹,剑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