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中路的战役(二) (第1/2页)

战场上,随时都会发生着变化,这是千古一辙的。

有时,一方突然间出现颓势,有时,一方突然间出现盛势。

这让当时交战的双方,都不明白为何会出现此等状况。所以才有一句,当局者迷。

一个好的指挥员,就是在此类状况下,得以凸显出来。抓住对方的乱处,抓住己方的盛点,扩大优势,向胜局迈进,这需有一个敏锐的指挥官来定夺。

官兵的指挥官,就是一个敏锐的指挥官。

他发现了战场上的一时变化,他也抓住了这个时机,他让右边的队伍成功的压了上去,并使贼人的队伍出现了些许慌乱。

他趁着贼人队伍在调置布局的空隙,又成功的让左边的队伍压了上去,使优势更为扩大。

贼人的队伍因两边被同时压制,慌乱范围在加大,中间的队伍压力陡增,促使他们无意识的后退。瞬时,贼人的整个方阵队伍气势上,被官兵队伍气势上压制住。

官兵的队伍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攻击更为卖力起来。

刘仁杰几人望着战场,战场上由原先的势均力敌,变成了官兵的队伍压着贼人的队伍在慢慢前进。

第一次观看到战争场面的兄妹俩,憋着气看着下面双方交战,他们对战争场面的变化感到了好奇。

“刘叔,官兵是不是要赢了,他们在压着贼人在打。”

蒋立平终究掩饰不住他的好奇心,向身旁的刘仁杰发问。

“双方输赢,定论言之尚早,后续会不会有变化,因素还很多。只是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官兵抓住局势的变化,改变了原先的局势,使他们的胜率增多了。这就是战争,谁能抓住时机,谁就能提高己方的胜率。”

“刘叔,官兵还不一定能赢吗?”

“立平,战场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你现在所见的,并不一定是最后的结局。因为战场上,并不是一个人的战局,而是集体的战局。以目前所见的战局来分析,如果官兵不能增多或者维持住优势,那么,贼人就还有反击的机会。如此,还不能说官兵就一定拿到这场胜利。”

“那官兵该如何才能赢?”

“此时下面的战场,官兵的优势是明显的,但是还不够,你看,贼人还能扛住了。虽然贼人较为被动,但是他们硬扛住了官兵的攻势。这时候,官兵不能松懈,再加大攻击的力度。如果此时,官兵有一边队伍再能增加攻击力度,迫使那一边的贼人队伍崩溃。那么,贼人整个方阵队伍才会面临集体崩溃的边沿。官兵才可以说,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那贼人呢,他们如何应对,才能保持不败。”

刘仁杰没想到,蒋立平会有此一问。在感情上,他们应是站在官兵的立场上的,他们应当是希望官兵能拿下胜利。如此,他们的生活,才不会被打扰。

可从蒋立平的这一问,刘仁杰发现,蒋立平这孩子,进入到了一个纯看客的角色,他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局势的演变,而忘了其他,这是一个好的看客。

“贼人要想使目前的局势反转,或者是稳住局势,不至于落败。在没有增援到来的情况下,必须有一边队伍站出来,不止是压住官兵的进攻,还要反压制过去。这边的队伍,必须是强有力的队伍,这需要队伍里有特别勇猛的兵士站出来,还要有其他兵士的配合,和敏锐的指挥官的调配才行。从目前的战场局势,最好这支队伍,是中间的队伍,只要贼人的中间队伍,突然能发力,反制住官兵的中间队伍,以中间为突破口,贼人有很大的可能做到反败为胜。如果是左右两边的队伍反制而上,则能稳住局势,不至于马上落败。”

“那如果,官兵和贼人都没突破,最后结局会如何呢?”

“那么结局就是,官兵慢慢压着贼人前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