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镇雄县城 (第2/3页)
要多,但相对于临江县城来说,是远远不如的。而眼前所见,又与所知的不同。可有了前车之鉴,刘仁杰很快便把诧异的心情驱离,而思索了下,便决定先行把住宿安排好再说。
刘仁杰找到的住宿的地方,是在西城门进来的大道上,它有着一个大众化的名字——悦来客栈。刘仁杰之所以选择入住悦来客栈,是因为悦来客栈的前厅是做饮食的营生,此次前来游历的目的,是想知道更多的周边的信息,而吃饭的地方,则是信息的来源处之一,这便是刘仁杰选择入住这家悦来客栈的原因。既然客栈前厅掌柜用来做了饮食营生,那么住宿的场地便自然的安排在了后院。
办理好入住,放下行囊,也是临近饭点之时,四人便决定到前厅用食,边吃边听听,一举两得。
在刘仁杰的身后,是一桌两客人,入坐前刘仁杰对那两个客人瞄了一眼,从两客人的衣着上判断,是两个行商之人。而此刻,他们谈论的话题,吸引了刘仁杰的注意,于是刘仁杰竖起耳朵,边吃边听起来。
,!
“听说了吗?最近这镇雄县也不太平了。”
“此话何解?”
“据说,镇雄县下面的乡下,有三家地主家遭了事。而镇雄县的三家遭的事与前些时日临江县发生的事却是不同。”
“临江县前些时日发生的事我知道的,听说是恒家被人给端了,抢走了不少财物和粮食,这镇雄县的遭事我是刚到,还未听说,怎么个事,你给说说。”
“临江县恒家被端,不只被抢走了财物和粮食,恒家老爷也没了。据临江县的官府查询后给的说法是,恒家是被人报复的,主要针对的目标就是恒家老爷。官府这么个说法的依据是,他们先是在一座荒山的山沟里找到了恒家老爷的无头尸身,然后在附近的两座坟墓前发现了许多血迹,而后在坟墓的不远处的树丛中挖出了恒家老爷的头。官府由此判定,恒家是遭了报复,报复的人割了恒家老爷的头去祭拜死者,临江县恒家的事是因仇而起。再怎么说,临江县恒家只没了个恒家老爷。而镇雄县这三家所遭的事可大了,不仅失了财,还死了不少人。”
“死了不少人?那镇雄县这边所遭的事的确挺大的了。你说会不会是临江县那伙人所为?”
“有的人说是,有的人说不是,说啥的都有。我的看法不是那伙人,因为临江县恒家的事与镇雄县三家的遭事手法不同。临江县恒家的事是冤有头债有主,他们只割了恒家老爷的头,没杀害其他人。而镇雄县这三家所遭的事,据说贼人见人就杀。还有啊,临江县那伙人是被临江县官府追着逃到镇安县去了,他们要生事,早就在镇安县生事了,怎么会跑那么远来到镇雄县生事呢,这也说不通啊。”
“会不会是临江县那伙人逃到镇安县,发现镇安县太穷,没处下手,便不嫌远跑来镇雄县这生事呢?”
“不是的,不是的。镇雄县这三家被贼人杀了不少人,还是有人免难的。据免难之人所说,贼人全是蒙着面,不露痕迹的。而临江县恒家被端时,那伙人是不遮掩的。有人认了出来,那伙人原先是在临江码头扛包的,后来不知怎么的跟盘旋在临江码头的乔帮干了一场大仗,还把乔帮给赶跑了。也是因这事,被临江县官府追捕。不知怎么逃了出去,隔天就把恒家给端了。官府从拿恒家老爷的头祭拜的坟墓的线索中查询到,这割了恒家老爷的头的人是下洛村的一个猎户,十多年前媳妇和孩子死在恒家老爷手上,十多年来一直在寻恒家的麻烦,不知怎么搭上那伙临江码头扛包的,在他们被追捕后引着他们端了恒家,他自己也报了仇。所以说,如若镇雄县三家遭事的是临江县那伙人所为的话,他们没必要蒙面。”
“这倒也是,你说的在理。可是如今镇雄县不太平,跑商的事,兄弟你看还能不能继续跑下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