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洪承畴的愚弄 (第1/2页)
不过崇祯对于洪承畴的恨,可不只是来自于对方的屈节侍清。
实际上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崇祯已死之后),许多人觉得明朝没有希望了,不管你是归隐山林也好,你是继续对抗清廷也罢,乃至于最后为了荣华富贵亦或者苟延残喘而选择投降,崇祯都能接受。
这是个人的选择,虽然无法原谅那些贰臣,却也谈不上什么恨。
这毕竟是人之常情,在那种情况下,能保留住最后的气节之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为了苟活,选择出卖自己,也是情有可原。
崇祯对于洪承畴的恨,来自于自己被对方玩弄欺骗。
在洪承畴的身上,崇祯可谓是颜面尽失。
洪承畴被俘后。
一开始因为从锦州逃亡的人告诉吴三桂,说清军把洪承畴押往锦州城北无极王(即郑亲王济尔哈朗)营盘内处死,并说“洪督师临砍时,只求速死”。
于是乎,崇祯从吴三桂那里得来的消息,这是一个大忠臣啊!
在这种已经被俘虏了的情况下,宁死不屈,可敬可叹,简直是值得重点宣扬的对象。
谁都知道,如今的大明彻底成了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朝末年之势已经逐渐突显,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明似乎已经无力回天了。
这种情况下,崇祯急需一个正面形象来挽救自己帝国的声誉。
同时,也希望用这个正面形象的正面人物,让许多的爱国有识之士能在此刻挺身而出,奋不顾身的拯救大明于水火之中。
就这样,不明所以,被蒙在鼓中的崇祯兴高采烈的为群臣讲述了洪承畴的事迹,并且在四月十二日下旨称赞“洪承畴节烈弥笃”,并指示“速与优旌,以慰幽忠”。
可以说是给足了这个大臣面子。
圣旨一经发出后,整个天下都知道了这是一位如文天祥、岳飞一般精忠报国的臣子,可歌可泣,值得尊重啊!
并且,当时洪承畴家仆陈应安等从乱军中逃回北京,也向朝廷报告洪承畴“殉难”始末,称洪承畴被俘后“骂贼不屈,惟西向叩头,称天王圣明,臣力已竭,死之。从来就义之正,未有如臣家主也”。
听到这个消息的崇祯也是十分配合,立马震悼痛哭,下令设祭坛于朝天宫前,准备亲自前往祭奠。
甭管他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只是为了在大臣面前做足样子,好感化那些有识之士。
但该说不说,一个皇帝能为臣子做到这种份上,够可以了吧?
够给面子了吧?
这种情况下,洪承畴如果没死,岂不是太对不起崇祯的一番感情了?
到了六月,崇祯下旨,对洪承畴赐祭九坛(一说十六坛),设立祠堂,议定谥号。
他临轩垂泣,说:“我不曾救得承畴。”
而负责恤典的礼部侍郎王锡衮提醒道:“因关外诸逃将塘报游移,并无确据,其意恐以抗节之忠,形其偷生之丑,以惑兵部。臣两次行咨兵部,俱不回复。”
直到后来,崇祯听说洪承畴降清的消息,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堂堂九州的皇帝,被一个小小的洪承畴耍来耍去,你说他能不怒吗?
这种遭遇叛徒的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不好受,何况是这样一位掌管着九州万方的皇帝。
更别提这位皇帝在之前可是给足了面子。
又是痛苦,又是发圣旨,甚至还亲自祭奠等等,人臣做到这种份上,在那个时代可谓是极尽殊荣了。
可以说,当时的崇祯有多么重视洪承畴,得知自己被骗的消息之后,那就有多痛恨对方。
但其实这些都只是小道消息,洪承畴是秘密降清。
除了什么范文程之类一些黄台极的亲信外,大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