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讲究的李世民 (第1/2页)

李二很快回去了,去详细研究他对抗世家的法子。

没办法,他娘的,某年某月某日,他想重新修订氏族制,削弱门阀氏族地位的同时,提高李唐皇族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在这些世家大族中,又以崔卢王郑李五姓七望最崇高显赫。

这五姓七望在百姓中的地位,甚至超越了李唐皇族。

由于祖上出过很多的达官显贵,凭借着祖上的福荫,在地方上更是盘根错节,不可一世。

哪怕许多人已经成了破落户,可却依旧以自己的姓氏沾沾自喜,你若是想与他联姻,即便送上再多的钱财,他也觉得你寒酸。

可就是这些自视清高的门阀氏族,在重修的氏族制中,崔姓仍是第一等。

这极大的激起李世民的不满,要求重新修订。

心中虽有满腔的怒火,却无处发泄。

只因为千百年来就是如此,世人们甚至都已经习惯了。

即便重新修订之后,官员也不过是将李唐皇族的姓排到了第一等,其余之后的,仍旧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大姓依旧是大姓,小姓还是那些小姓。

李世民无可奈何,知道想要彻底改变人们心中的观念,何其困难。

索性也不再继续为难修订之人。

只是心中依旧没有放弃想要削弱这些门阀世家地位的想法。

然而除了提高科举的权重,让世家们无法再如以前那般为所欲为,李世民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或许大唐的官员中有的人心中有好法子。

但却不会傻乎乎的说出来,更不会让李世民知道。

无论是房玄龄也好,魏征也罢。

本质上依旧有着氏族们的影子。

在朝为官,也不过是偏向氏族的心少一些,指望他们想出削弱自己势力地位的办法,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李二死后,不过三五十年的时间,世家大族再次掌握了天下话语权。

安史之乱后更甚。

在唐朝中晚期,连科举都已经被这些家伙给牢牢把控住了。

你想要跨越阶级?

比登天还难!

早期大唐科举采用不糊名的政策,评定文章的好坏,并不看你写的什么内容,而是看你姓甚名谁,家世如何,父辈是否在朝为官,担任何等职务?

由此可见,官场黑暗到了什么地步。

哪怕俗话说的寒门难出贵子。

人家所谓的寒门可不是那些流啊、氓啊的穷苦百姓。

本质上寒门不过是曾经高门第破落了,连续几代人都没有显赫过,才能被称作寒门。

就算穷到饭都吃不起了,可只要一通禀姓名,言其祖上谁谁谁,照样有一大堆人吹捧。

这才是所谓的寒门。

或许是大唐也觉得这种科举未免徇私舞弊的可能性太高了些,后面逐渐采取了糊名制。

这样一来,似乎有了公平可言?

那就大错特错了。

名字的确是糊了。

可你要是在考试之前,由长辈带着去拜访拜访主考官,这自然是允许的,你要是趁机和主考官增进增进感情,谁也挑不出什么理来不是。

而到了考场上,名字确实是糊了。

可交卷的时候,是你本人亲自呈上去给考官啊。

这么一来,与掩耳盗铃又有什么区别。

可以说,隋唐开始,虽然曾经的举孝廉也好,察举制也罢,都被科考制度给取缔了。

看似公平,能恩惠普罗大众。

但真正施行的好一些,除了唐太宗时期,到了后面,依然成了世家的工具。

你想要做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