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打了胜仗还投降 (第2/2页)

御史中丞何铸和大理卿周三畏被特命为正、副主审官,“奉圣旨,就大理寺置司根勘”。

后面发生的剧情,是岳飞亲身经历,几人也都已经知晓,姜饼就不再过分赘述。

当这位南宋的镇国柱石在狱中受苦的时候,赵构和秦桧心中却乐开了花。

他们以为处理了岳飞,既解决了兵权问题,又能引得金国高兴,从而签订议和条约。

而他们也就能安于东南,在这烟花柳巷,空中楼阁的繁华中苟且偷生了。

甚至赵构还对秦桧说:“边事既息,可以弥兵,卿为相,亦当效曹参之清静也”。

也不知道曹参知道了自己被用作了这么一个小人的评价案例,会不会气的从坟里爬出来。

当然了,议和这是这两个昏君佞臣的一厢情愿,不见得南宋的军民百姓们就是这么想。

尤其是韩世忠这样的人,他就坚持不以和议为然。

当使臣要出使金国时,韩世忠上书谏说:“沦陷区的臣民,都延颈以望中兴,收复故土,如果长期与金议和,人情销弱,国势委靡,谁复振乎?”

他请求在金使来时,自己要与之面议,但赵构担心他误事,自然是不许。

无奈之下,韩世忠又只得上奏陈述说要反对秦桧,力陈秦桧误国。

由此秦桧愈发的深怨世忠,唆使其党羽弹劾韩世忠。

韩世忠看到赵构的态度与秦桧的阴谋,怕自己重蹈岳飞的覆辙,不得已也辞去了枢密使之职。

至此,南宋有能力抗金的两大柱石已失。

剩下的,无非是些阿谀谄媚之辈,屈膝卑躬之徒。

当时,会稽人民对于赵构、秦桧的卖国投降行径,更是愤恨,纷纷反对。

可他们却把百姓的正义呼声,看为是乘时诽讪,罪不可赦 。

秦桧更把这种情况归罪于被罢了官的参知政事李光,认为他是“阴怀怨望,鼓唱万端”,不让他继续留在绍兴府,请赵构将他贬去了偏远地区。

最可悲也是最可耻的。

分明是岳飞韩世忠等人把金国打的哭爹喊娘,不敢再战,打算议和的。

这种战场上胜利的强势,却被赵构与秦桧摒弃。

当使臣拿着拟好的投降条款,却是去让金国批准的。

并且还是经过再三叩首,哀求甚切,完颜宗弼才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下来。

打了胜仗还是这鸟样,那这胜仗不就白打了么。

可人赵构和秦桧根本就不在乎,甚至还十分高兴,亲爱的金国爸爸总算同意自己议和呢。

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给国家带来了和平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