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惊动朝堂 (第1/2页)

李世民轻挥衣袖,满朝文武的喧嚣渐次消散,唯余长孙无忌一人,被那深邃的目光温柔地挽留于殿堂之央。

待最后一抹衣袂消失在宫门之后,李世民缓步至长孙无忌身旁,语气中满是信赖与期许:

“舅兄啊,这战后的安宁重责,怕是要劳烦你多加操持了。

另有一事,我心头萦绕不去,便是关于李夜那小子。

此番调集四方精兵,为何唯独不见他的身影,莫非是有什么隐情?”

长孙无忌闻言,眸光微闪,显然对李夜亦是颇为关注。

他沉吟片刻,方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二郎,此事我已暗中查探。

据李夜麾下千夫长所言,李夜旧疾骤然发作,体力难支,远行之事实在力不从心。

故而他选择留下,率领残部固守襄州,以防万一。此等忠勇之举,实乃我朝之幸。”

李世民闻听李夜旧疾再度侵袭,神色骤变,双手不由自主地紧握长孙无忌的臂膀,眸中满溢关切:“他此刻情形如何?病情可曾危及?”

长孙无忌见状,轻而温暖地覆上李世民紧握之处,以安抚之态缓缓道:

“陛下宽心,臣近日已详加探询。李夜将军自投身军旅三载以来,每逢战事,皆身先士卒,勇猛无双,实乃我军中瑰宝。

你我皆出身行伍,深知旧伤偶发,虽痛楚难当,却多为积劳所致,非是绝症。

只需静心调养,假以时日,定能恢复往昔英姿,陛下无需过分忧虑。”

言罢,长孙无忌的眼神中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温情与信任,仿佛是在告诉李世民,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无需过分挂怀。

而李世民听罢,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心中那份焦急虽未全然消散:“说到这了,

你对这李夜的过往也有查探,正好和朕说说这李夜这些年成长发生诸事!”

言及此,长孙无忌的眼神中不禁多了几分凝重,他深知李世民对李夜非同寻常的关切,

于是缓缓开口,将自己所探知的李夜过往,如同细品一壶陈年老酒,缓缓道来:

“陛下问及李夜之事,臣确曾深入查探。此子一路行来,风雨兼程,其成长之路,堪称荆棘满布,却又步步生莲。”

随着长孙无忌的话语流淌,李世民的神色愈发柔和而深沉,眼眸中似有波光闪动,渐渐湿润,

他轻声叹息,那声音里既有感慨也有钦佩:“此子所历之苦,实乃世间少有,

然其竟能于逆境中崛起,终成国家之栋梁,朕心甚慰,亦不免生出几分敬意。

舅兄,还需你再添人手,务必详查其过往,勿使遗漏分毫。”

“好的,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说完之后退出了东宫。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一封以八百里加急之速穿梭风尘的密函,悄然落入了李世民案头。

他解开那绑缚着紧急与未知的丝绦,面容上原本淡若清风的宁静,在目光触及信笺内容的刹那,仿佛被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瞬息万变。

起初,是一抹不易察觉的凝重悄然爬上眉梢,继而,随着字句间的深意逐渐铺陈开来,

他的神色愈发沉重,直至最后,竟是难以自抑地低声一叹,转为铿锵有力的呼唤:

“阿难,速速传朕旨意,召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李靖、秦琼、程咬金,即刻入宫,共商国事,此事刻不容缓!”

语毕,大殿内回荡着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紧迫,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起了一股即将风云际会的凝重气息。

众侍从闻令而动,脚步匆匆,只为将这突如其来的召集,化作一场关乎江山社稷的智勇汇聚,

而李世民则立于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