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崩地裂(5) (第1/2页)

张居正这都病危弥留之际,还想着朝廷的权力角逐,令梦天有些无语,但要说任由奸臣宦官影响皇帝确实也是对天下不利。无法评论张居正的想法,梦天继续问道:“听说两天前,首辅大人您向皇帝推荐了潘晟大人进京入职内阁。不知对此事,首辅有何想法指示?”

张居正道:“没错。潘晟为人耿直,是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官。如今他赋闲在家浙江新昌,不日就会上京。”

梦天道:“但此举已然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内阁张四维与申时行已经暗中要对付潘大人。一旦首辅大人您有个三长两短,那么潘大人以及大伴冯保冯公公也不保矣。”

张居正叹道:“这个,我也有考虑到。但如果我倒下之后,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任由小人得逞,天下危也。临危受命,潘晟他要担起这个责任,我相信他会明白我的用意的。”

梦天道:“关于此事,我和戚将军商量过,并且做了一些部署,想首辅大人您给一些指示。”

“哦。”张居正听到戚继光消息,他道:“元敬(戚继光)怎么说?”

梦天坚定道:“戚爷爷准许:只要有人想武力阻止潘大人进京,我方不惜一切代价歼灭敌人保护潘大人。”

张居正吃了一惊,梦天继续道:“但戚将军有要求,如果是纯粹的朝廷官方如何决定,则我中原武林不得与朝廷军方起冲突。”

张居正听明白了,道:“元敬考虑得很对。小天,我的意见和元敬保持一致。在武之一道,我们都很信任蓝天剑的能力,但不要与朝廷正面冲突。这是于官方与军方说的,至于我个人也有个不情之请望小天应允。”

梦天连忙道:“首辅大人千万不要对晚辈客气。您直接吩咐便是,力所能及在所不惜。”

张居正忧心道:“我有六儿一女。长子张敬修,礼部主事;次子张嗣修,翰林院编修;三子张懋修,翰林院修撰;四子张简修,就是外面那个,习武是锦衣卫指挥使;五子张允修,荫尚宝丞(正五品)。他们五个都是与朝廷官方千丝万缕的,一旦我走了,他们定受牵连而且是无可避免的。

我最担心放不下的是我的六儿子和女儿。六子张静修,年方十三;女儿张紫萱,嫁于刑部侍郎刘一儒的儿子刘勘之。这静修和紫萱是唯二可以避开受我的牵连的。

小天,我希望你在我走之后,能够给予他们俩日后的关照与保护。拜托了。”

人之将死,垂暮之言。于张居正的病况,梦天确实不能帮上什么忙,梦天道:“首辅大人有命,梦天对首辅后人拼死相救。”

张居正安慰笑道:“好了,我所牵挂的有你来倾听诉说,我安心多了。你撤掉功法吧,我时日无多了。”

梦天忽然想到还有话要说,道:“首辅大人,关于刚才药汤之事,我发现了两个蹊跷之处。第一,这背后有辽王府王妃的身影,您身边的阿古丽就是辽王府案后安排过来的;第二,我想不通,您的身体状况如此虚弱,为什么朝廷还指派太医给你进食如此重补之药。”

张居正笑了笑道:“这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药物是皇帝御赐太医院亲自制药,想一下这个你就明白了,是皇上不再信任想让我走呀。皇上年幼,我与大伴冯保以及圣后对皇上一直要求严厉,如今在宦官谗言之下,定然做出一些对我不利之举。我对皇上没有什么抱怨愤恨,恰恰说明皇上长大了,我只希望他后面能识别奸臣,勤政爱民。至于背后的辽王之人,小丑而已,我死后还在乎什么名声。”

这张居正的寄望有点离谱了哈,我们的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在后面与勤政二字没有半毛钱关系,反成了历史第一个“长达28年不上朝的皇帝。”堪称明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张居正道:“小天,你走吧。他们马上就要进来了。记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