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藏拙 (第1/3页)

天道无情:聪明过人者的宿命

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生而聪敏,才华横溢,甚至在幼年就震惊世人。然而,他们往往英年早逝,成为历史的一颗流星。项橐、甘罗、曹冲、王勃……这些名字带着璀璨的光芒,却都早早陨落。他们的故事令人叹惋,但更值得深思。

是什么让这些人无法长寿?是天妒英才吗?是权谋倾轧吗?还是他们自身的无知与桀骜?回顾他们的经历,我们似乎可以窥见一丝天道的无情与人性的深邃。聪明过人者,若不能藏拙,便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最终付出惨烈的代价。

项橐的故事:七岁师孔子,十岁命归黄泉

项橐,七岁便以才智名震天下。他的故事始于孔子周游列国途中的一次偶遇。

孔子行车赶路,途经一群孩童嬉戏,其中一名小孩用沙土堆了一座“城”。孔子让车夫鸣钟示意他们让路,但那名小孩却不闪不避。孔子下车问:“为何不避车?”小孩项橐答道:“从古至今,车绕城而行,岂有城避车之理?”孔子听后大惊,觉得这小孩非同寻常,于是决定试探项橐的学识。

孔子接连提出四十多个问题,涵盖天文、地理、伦理、自然等各种领域:

什么山没有石?

什么水没有鱼?

什么门关不上?

什么牛不能生犊?

什么马不能生驹?

什么刀没有环?

什么火没有烟?

什么男人没有妻?

什么女人没有夫?

面对这些刁钻的问题,七岁的项橐不慌不忙地一一作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

每一答都简洁精准,滴水不漏。孔子闻之连连称赞:“善哉!善哉!”

孔子试图邀请项橐同行,项橐却拒绝得有理有据:“我有严父,需侍奉;有慈母,需奉养;有兄长,需顺从;有弟弟,需教导。家中责任尚重,怎能随君游历?”孔子又提议博弈,项橐坦然拒绝:“博弈无益,学生博弈则忘读诗书,农民博弈则荒废田地,君子焉能沉溺于此?”孔子再提议平天下,项橐又以逻辑严密的论述驳斥了他。

最后,孔子感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言下之意,他将项橐视为自己的老师。这句话流传千古,却也为项橐带来了杀身之祸。

你想想

孔子想与项橐一起周游列国,可人家压根就不和他玩。

孔子又不死心,说我们博弈一番?试图找回场子,人家还是不和他玩,孔子又问了好多及其刁钻的问题,他都能精准回答。

直接把孔子整懵逼了。孔子可能当时在想,你踏马的天生克我吧。

这都不是完败,这是完虐。

原文原话真的太精彩了,建议有时间细读一下,没时间就略过。

项橐之死:聪明的代价

项橐的聪明才智远超常人,但他的生命止步于十岁(或十三岁)。关于他的死因,史书虽未详载,但民间流传的几种说法令人心寒:

1 被齐国和吴国武士杀害

项橐的才名让诸侯觊觎,齐国、吴国等国都试图将他招致麾下。他拒绝了齐国的邀请,最终被吴国武士刺杀。

2被齐国君主烧死

齐国国君担心项橐将才华奉献给敌国,便派人将他烧死在山林中。

3 因拒绝仕途被害

项橐不愿为任何国家效力,这一态度让诸侯们心生忌惮,最终遭到暗杀。

4 被割下头颅

在齐国与吴国争抢项橐的过程中,他被吴国武士斩首以绝后患。

无论哪种版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局:项橐的聪明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