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贵阳会战 (第1/3页)
李耘等的援军,三日之内并没有没有到贵阳。次日厂卫射入箭书,让贵阳安心守城,等待救援,不必担忧,叛军必然不敢全力攻城。
龙里到贵阳还有一百里,骑兵一日就到。
救人如救火,按监军钦差王三善的意思,都到龙里了,应该马不停蹄冲向贵阳,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戚金却是个谨慎的人,他认为,先前赶路,应该急,而今到了,反而不能急。我军日夜行进,人和马都很疲惫了,需要休整一下;我们是客军,不如叛军熟悉地形,对方人又多我数倍,最好等友军入场了,更有把握;最重要的是,当下贵阳安稳着呢,何必急?
王大人觉得这老将打仗一板一眼的,全无其叔父出神入化的用兵技术,无奈这一届皇帝有明确指令,监军只能作为参谋,不能干涉军策,王大人也急不得。形势确如戚金判断,安邦彦比李耘更早收到龙里失陷的消息,锋芒在背,如何还能安心攻城?
形势让他很难受,队友一个比一个坑,宋家还不如奢崇明。他谋划甚远,无奈明军都有应对克制,毕竟校哥儿隐约知道奢安这件事,像是一个作弊的参赛者。
没两日,更难受的消息传来,攻打遵义的安校良带着乌撒部撤回来了,他们还没踏入遵义地界,就在养龙坑与孙传庭的三万大军狭路相逢,一败涂地不说,还被对方追尾袭击,顺势夺取了息烽千卫所,将他们一路赶回了贵阳。
孙传庭就是戚金等待的友军。三万人以孙传庭训练的无当军为主,还有沿途收纳的各种杂兵,以及梅之焕当初接到圣旨,从榆林镇抽调的一卫五千六百边军精锐,由陕入川,与他汇合。
安效良的乌撒部距离遵义较远,不熟孙传庭,见对方除了那部边军,也都是花花绿绿的少数民族兵,遂起了轻视之心,一见面就是猛干,想收一波人头,然后自己就成了被收的人头。那远道而来的榆林兵,由一位叫做鲁钦的猛将率领,原来自视甚高,没想到出手的机会都没怎么捞到。太猛了,前面火枪兵五排轮射,后面钩镰枪冲阵斩首,井井有条如同杀人机器,令人大开眼界。
追到贵阳城下,孙传庭与戚金汇合,而今有了将近五万兵力,戚金觉得可以一战了,虽然真正的主帅还没到场。
西南平叛总指挥朱燮元、新任贵州总督蔡复一此时都在水西,举步维艰。
-----------------
蔡复一病了,急病的。贵阳还在被围攻,而他这个贵州巡抚,却只能隔着数百里干着急。
按原来的估算,手里有白杆、镇筸两支强兵,打仗一路平推就是了,像之前一样。
进军水西,他们依然一路破关斩将,然后呢,走不动了。皇帝有过严令,不得袭扰尼、苗各族,但这些尼、苗,却不停袭扰他们。道路被破坏,粮草被焚烧,山林里随时都有暗箭袭来。有白杆兵,这些造不成什么伤害,除了降速。永宁到水西老巢慕俄格城,有五百多里,他们走了二十多天。
这是安家统治了一千多年的地界,几乎路上的每个人,都对他们怀有敌意。
想走快很容易,历史有答案。但蔡复一无法对他今后的治下之民,做出那种事。
身后,朱燮元追来了,这是他更不愿见到的,两省本就积怨很深,何况两人还话不投机。
但朱燮元确实是给他送答案的,他带了一支无当军,孙传庭借过来的。这些人本就以尼人为主,有了他们做向导翻译,局面开始反转,道路开始通畅,甚至沿途的村寨,有人开始为他们带路送水。
“蔡大人可知,为何我等专与那些穿白衣、蓝衣的尼人说话,却从未遇见身穿黑衣的尼人?”
在朱燮元的要求下,一位尼人战士,特意为蔡复一讲解起了他们独特的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