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牙捣蒜 (第1/2页)

121、朝阳地区年节,平常吃饺子几乎都蘸蒜泥吃,不知别的省市有没有这种习惯。做法就是把扒好的蒜瓣放在蒜缸子里,用蒜锤捣碎,也叫砸蒜。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酱油,醋,味素,香油等等勾兑即成。这种捣蒜的做法也被聪明人”引经据典”,演变成俗语叫做“乱捣蒜”,形容做事没有章法,没有秩序,胡乱来一阵。

到了饭店就没这么细腻了,那一头大蒜往饭桌上一放,自己扒成蒜瓣,用牙咬着吃,这种吃法美其名曰:“牙捣蒜”。免去了好多麻烦,在70年代牙捣蒜还比较时髦了一阵子,好像吃牙捣蒜比较高雅,新颖时尚,也是个新名词。以往,天知道什么叫牙捣蒜哪!

话说1972年正月供销社一个售货员小崔请客,他们家离木头城子12里地,我与信用社两位同志一起骑自行车去了。到了小崔家,先到的就我们三个人,我们上炕坐着闲聊,小崔帮他媳妇在外屋忙活。

等了大半天,开始放桌子准备吃饭了,还没有其他客人来。看样子小崔媳妇很着急,还有别的客人没到,因为当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不好联系。菜已经做好了,主食是饺子也包好了,就等着还未到场的客人,当然,我们仨也不知道小崔到底都清了谁,估计不可能光我们仨。

小崔媳妇屋里屋外走了好几趟,脱口而出:“怎么还不来呢?该来的一个没来,不该来的都来了!”

我们仨一听,当时就不乐意了,咋听着那么不是滋味儿呢:“怎么着?听你这话,我们仨都是不该来的呗?这可是你们家小崔请我们来的,不行咱们走!”我们假装要下炕走人。

小崔忙说她媳妇:“你瞎说啥呢?这是我费劲请来的高贵客人。”

他媳妇也忙解释说:“我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这个意思……”

实际上我们并不怪他媳妇,谁都没生气,也知道他媳妇不是那个意思,因为她是农村人,没啥文化,可能他们请了村里人或村干部,村里人他们当然都熟悉,我们仨她都不认识。她的意思可能是:认识的人一个没来,来的都不认识。

等到最终还是我们仨。小崔说:”不等了,吃吧!”我们四个就开怀畅饮。信用社高主任说:“饺子也一块煮上吧,连吃带喝,饺子酒,越喝越有。”等饺子端上来没有蒜泥,看样子是没砸。高主任怕给人家再添麻烦,客套地说:“蒜泥就别砸了,来点牙捣蒜吧,牙捣蒜更有滋味儿。”这时,小崔媳妇马上就去外屋了,我们接着喝酒吃菜吃饺子。

快吃到一半了,这个牙捣蒜还没拿上来,信用社老张发话了:“这牙捣蒜怎么还不拿上来?快吃完了!”话说的好像挺不客气,实际没关系,因为都跟小崔关系很好,说话也没必客气。但我因为岁数最小,就20多岁,轮不到我说话。

小崔媳妇马上在外屋答应:“马上!马上就好!”片刻把一个蒜碗放到桌子上,大家一看,到底还是费事砸了,而且砸得非常细腻,粘粘糊糊。高主任说:“看看!太不好意思了,又让你多费事了。”

正月,农村都是两顿饭,酒足饭饱,表示感谢!太阳也快压山了,还有10多里地赶路,我们张罗着下地走。这时,小崔媳妇说话了:“下次你们再来,要啥吃给你们做啥吃,就是有一样,你们千万别说要牙捣蒜了,你们木头城子人吃得太古怪了,蒜缸子捣的蒜都不吃,还非得要牙捣的,一瓣一瓣嚼碎又吐到小碗里,这半碗蒜得嚼一阵子,你们着急吃,可我现在这腮帮子、牙花子,满嘴还都是又疼又麻的呢!下回再要牙捣蒜,说啥也不给你们嚼了!”看样子又生气又委屈。

哎呀妈呀!怪不得牙捣蒜那么长时间没拿上来,原来都是用嘴嚼的呀!谁的嘴那么扛辣呀?铁嘴钢牙!再看看她那满口的牙齿焦黄,可能一辈子都没刷过牙!可能那时候的农民还没有刷牙的习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