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考中学 (第1/1页)

58、可能有读者要客气的问:“您这个题目写错了吧?怎么中学还要考?不是九年强制义务教育吗?”没错,您说的九年义务教育是现在,小学毕业后全部念中学。而我们那时候的五、六十年代,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读中学,其升学率仅仅就是25%,也就是说约有70%的孩子念不上中学。

但那时候,高小毕业生也算是文化人了,连一天小学没上的大有人在,文盲到处都是。1960年8月份我们小学毕业,到召都巴中学参加升中学考试。召都巴公社有多少个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参加考试,一共有多少考生,一概不知,况且这也不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事。

一大早,我们就到了召都巴中学院内,看到熙熙攘攘的好多考生,但除了李杖子小学之外,一个都不认识。因为考试,父亲特意给我买了一管黑色的钢笔,当然钢笔水是打得满满的。其实也多虑了,考场教室的讲桌上就有一瓶钢笔水给考生预备好了。看来,老师们监考官们考虑得还挺周到。

我的考场在西数第一个教室。进教室后按考号找自己的坐位。我的坐位在中间最前排。说来,世间万事巧合的地方太多了,我们那个考场就是我录取后的教室,我那个考坐就是我入学后的坐位,怎么那么天缘巧合呢!

在我前后左右的考生中,一个都不认识,不知道都是哪个小学校的,不知李杖子的考生都去哪了。考场里面雅雀无声,又都是陌生的面孔,也不敢回头撒觅撒觅有没有李杖子的同学,又怕生面孔的监堂老师说交头接耳。因为在考试前已经宣布了考试纪律。就算说有认识的考生,如果你不会考题也无济于事。别说还隔着桌,更是远水不得近渴,任何人不必想什么歪门邪道。

该说好说,我对考试没有紧张心理,也不打怵。考上就考上,考不上就拉倒,没有势在必得的心理。何况我对考试还有点胸有成竹。因为,我有全面复习重点掌握的习惯。平常我就知道老师好提问什么问题,考试时也愿意分析老师会出什么题目。这次数学应用题压题压对了,语文作文题也压对了。六年级有一篇课文叫《党费》,我想,这篇课文肯定是重点,因为这篇课文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果不其然,作文的题目就是“对党费一文的见解”。那个作文分就占考分100分的40分。我非常轻松的答完了,提前20分钟交卷,考官不愿意收我的卷,让再检查检查,我说没啥检查的了。

当时,也没拿着考试当回事,可能是智力不健全,有点傻。因为,我没想念更多的书,前有车,后有辙,我四伯伯不就小学没毕业去当兵去了嘛。我感觉当兵比念书有前途。再说,我好像也不太是念书的那块料。父亲母亲也没说一定让我考上,好像他们也不在乎考上与考不上。这当然不能怪乎他们,因为那时好像没有读书的这种理念,劳动的理念倒是很流行。不管怎样,我还是稀里糊涂的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