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六国伐秦 (第3/4页)

求尽快安排会面。然而,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杨安丞相身患重病,暂时无法见客。

又过了半个月,终于传来消息,杨安愿意与陈珍见面。陈珍满怀希望,亲自前往丞相府。当他见到杨安时,丞相已经是须发花白,面色苍老,看似行动都有些不便。

杨安咳嗽一声,缓缓说道:"陈大夫,实在是抱歉,最近身体欠佳,拖延了这次会面。听说您在秦国吃得不错,砂锅米线合您的口味吧?"

陈珍拱手行礼,语气坚定:"丞相大人好生休养。此次出使秦国,实为商虞600里地之事。楚王陛下对此事非常重视,希望秦国能履行当初联姻时的承诺,将那600里地归还楚国。"

杨安听到这话,脸色微微一变,随后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杨安故作无奈,摇头笑道:"陈大夫,我恐怕您是误会了。当初的确有过关于土地的承诺,但秦国许的是‘6里地’,而非‘600里地’。可能是我老了,口齿不清,让您误解了。这件事,我可以再查证一下,但绝无可能是600里地啊。"

陈珍惊愕,气愤难平:"6里地?!丞相莫非在开玩笑?!当初陛下与秦国联姻,怎可能为了区区6里地?这分明是敷衍之词!"

杨安脸上的笑意依旧不减,微微叹了口气。

杨安语气淡然:"陈大夫,我秦国确实不大,但也是讲信义之国。我们既然答应了,自然不会食言,只不过,600里地实在是误会。我们愿意给予楚国‘6里地’,以表示友好之意,希望两国关系长久维持和平。"

陈珍脸色铁青,手中的茶杯微微颤抖。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言辞,怒火几乎压抑不住。

陈珍激动大吼:"这简直是欺人太甚!秦国如此无信,日后如何与诸侯共存?我楚国绝不接受如此无耻的狡辩!"

杨安只是淡淡一笑,仿佛看透了一切。

杨安不急不缓:"陈大夫何必动怒?我们秦国真诚待人,不曾失信。若楚国一定坚持,那也只能作罢。但我劝你一句,回去时,请务必如实将我们的诚意传达给楚王,免得两国因误会生变。"

陈珍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他几乎是摔门而出,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丞相府。回到住处后,陈珍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胸中怒火不断翻滚,最终因气血攻心,倒在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消息传回楚国,楚王得知陈珍被气死的消息,顿时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楚王怒斥道:"李宪!好一个无信之君!竟敢如此侮辱我楚国使臣,枉顾承诺!如此欺人,岂能不战?传令下去,联合大乾,召集吴、越、齐等诸侯,组建六国联军,誓要踏平秦国!"

楚国上下动员,六国迅速集结成联盟,百万大军陈兵函谷关外,气势汹汹,誓要将秦国灭掉。而大秦内部得知此事后,李宪听闻陈珍之死与六国联军之事,轻轻一笑。

李宪淡然说道:"他们终于忍不住了。六国联军?正好,一并解决了这些隐患,也为大秦扩展疆土。"

瑶光站在一旁,神情镇定。

瑶光(轻声道):"陛下,六国合纵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怀鬼胎。我们若能抓住其中弱点,便可将他们各个击破。此战,秦国虽孤,但胜算仍在。"

李宪(点头,目光坚定):"传令下去,调集全军,备战。函谷关一役,必将决定大秦未来的命运。"

与此同时,楚国左庶长芈原游说义渠攻打秦国,联手五国联军,共同夹击秦国。他在义渠国君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秦国的潜在威胁。

芈原语气恳切:“大王,秦国如今国力蒸蒸日上,李宪这位新帝野心勃勃,若不趁此良机将其压制,日后必将威胁义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