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收服吐蕃 (第2/5页)
民前往开垦荒地。同时,他计划加强边境防御,以应对其他部族可能的袭扰。
数日后,文成公主也被邀请前来高顺军中议事。她曾在吐蕃王室中享有盛名,如今随着吐蕃投降,她的影响力依然巨大。高顺希望借她之力,进一步稳定吐蕃的局势。
议事帐内,文成公主穿着素雅,气质端庄。她向高顺微微行礼:“将军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高顺面露敬意,开门见山:“公主,我此次邀请您前来,是想商议吐蕃的未来。如今吐蕃已归秦国,我打算任命您为西北地区的安抚使,协助我安定吐蕃民心。”
文成公主神色平静,却暗含复杂情绪。她沉吟片刻,才轻声说道:“将军厚爱,吐蕃已然臣服于秦国,我愿为我的人民尽最后一分力。只是希望秦国在治理吐蕃之时,能够体恤民情,避免大规模的改制。”
高顺点头:“公主放心,我不会强行改变吐蕃的风俗。吐蕃百姓曾因战争受苦,我希望能通过宽政让他们安居乐业。”
文成公主看着高顺,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将军如此深明大义,吐蕃百姓必将拥戴您。我愿意协助您,共同安定此地。”
,!
高顺点头:“有公主相助,西北必将稳固如磐。”
在朝中,李宪、瑶光与杨安继续运筹帷幄;而在西北,高顺正逐步巩固新领土的统治,一个更加稳固的大秦王朝正徐徐展开。
就在文成公主与高顺达成协议之后,吐蕃表面上已归顺秦国,然而暗流涌动。文成公主的丈夫,前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心中并未甘愿屈服。他深知吐蕃的失败令王室蒙羞,而他作为国王,不仅失去了王位,更失去了国家的控制权。松赞干布不能容忍这种耻辱,开始秘密组织王室残余势力,策划一场反叛,以夺回逻些城,恢复吐蕃昔日的荣耀。
松赞干布的余党虽已分散,但吐蕃山脉深处仍有许多忠于王室的贵族和勇士,且这些人对秦国的统治心怀不满。松赞干布利用这些人的不甘与仇恨,暗中召集他们,并承诺若能成功复国,必将重新分封土地,重塑吐蕃的荣光。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松赞干布与心腹将领们聚集在偏远的山寨内,地图铺在他们面前,烛光下的每一个人眼中都燃烧着复仇的怒火。
“王上,”一位年长的将领沉声道,“我们这些残部势单力薄,如何能够与秦军抗衡?如今他们已占领逻些,军队训练有素,我们难以正面对敌。”
松赞干布面色冷峻,目光如鹰般锐利:“正面对抗,我们自然无法胜过秦国的大军。但高顺手下的兵力虽强,驻守的军队却有限。他们若要长久驻守西北,必须分散力量,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另一名年轻的将领点头附和:“高顺此人固然勇猛,但他最大的弱点是对吐蕃风土人情不够了解。我等熟悉这片山川河谷,可利用地形进行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松赞干布冷笑一声:“对,我们将采用游击战术,袭扰他们的粮道与交通线,迫使他们疲于奔命。等到高顺难以应对之时,我军便可趁机夺回逻些。”
将领们纷纷点头赞同,计划逐渐成形。松赞干布看着地图,目光坚定:“从今天开始,我们必须迅速集结一支精锐力量,第一步,就是要确保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
然而,高顺的军中并非全无准备。自从平定吐蕃后,他一直保持警惕,未曾掉以轻心。高顺深知,吐蕃虽降,但松赞干布心怀不甘是可以预见的。他早已部署探子密切监视吐蕃王室的残余势力,任何异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线。
就在松赞干布的计划逐步展开之时,急报传入高顺的军营。一名斥候满身风雪,飞奔进了军帐,单膝跪地:“将军,吐蕃王松赞干布集结残余部队,意图夺回逻些,叛乱已然发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